首页汉语词典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意思
ānshǐzhīluàn

安史之乱


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注音ㄢ ㄕˇ ㄓ ㄌㄨㄢˋ

繁体安史之亂

安史之乱

词语解释

安史之乱[ ān shǐ zhī luàn ]

⒈  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国语辞典

安史之乱[ ān shǐ zhī luàn ]

⒈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分字解释


※ "安史之乱"的意思解释、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馆内讲解员介绍,“太白书屋还运用了幻影成像、水纹投影等现代技术,生动再现了李杜相会、李白戏*贵、金龟换酒、安史之乱等历史故事。

2、八世纪时,由唐、新罗、日本、渤海等构成的东北亚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罗间的政治交涉展开论述。

3、安史之乱时,她从北方流落苏州,被迫堕入妓院,善歌能诗,才貌出众,为苏州绝色佳丽。

4、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5、安史之乱之后,昔日强盛的李唐王朝开始走向没落之途,至于这场祸乱纠葛的原因,与其说是权臣谋逆导致的举国之乱,不如说在奢华糜烂的王朝背后,党羽之争如同一颗毒瘤,早已腐蚀着朝廷的根基。吴韵汐

6、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

7、安史之乱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江南地区正式成为经济中心,“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就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

8、然而,自“安史之乱”开始,它无可奈何的衰落下去了。

9、安史之乱前夕的长安,如此浮华却缺乏真正的伟大!名来利往,人们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类变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险。

10、学子李正宏穿越重生回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且看深知历史走向的他,如何执掌盛唐这艘艨艟巨舰,平“安史之乱”。

11、唐天宝15年,安史之乱,叛军攻克潼关,唐皇李隆基伧惶西逃至兴平马嵬驿.

12、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但最终还是被打压下去了.

13、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14、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15、安史之乱前夕,安禄山得到李靖兵书《李药师遗篇》,引来各方争夺。

16、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17、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

18、唐末末“安史之乱”时,中原混战,许多仕人、商客纷纷南迁入闽,以避乱世,这些人来到福州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这里,开始组建新的家园。

19、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0、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