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ér

之而


拼音zhī ér
注音ㄓ ㄦˊ

之而

词语解释

之而[ zhī ér ]

⒈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戴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引证解释

⒈  须毛。

《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
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分字解释


※ "之而"的意思解释、之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睹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4、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5、因为我们有了梦想,我们生活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而战。

6、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7、实中的企业与其“逆之而害”,何若“顺之而用”?

8、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李鸿章

9、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10、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11、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不渝。

12、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你要去相信,要去为之而战斗。

13、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湖湘文化因王夫之而发扬光大。

14、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一天为之而奋斗。

15、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

16、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17、如果国家已经不愿意再为之而疯狂——例如叫喊着:“我们不再屈服!”

18、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9、放眼神州,长河上下,谁当相匹?管长安与否,且歌壮志,笑之而矣。李暮寒

20、市場如同一頭牛,只有目无全牛,才能隨心解之而合其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