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ér

之而


拼音zhī ér
注音ㄓ ㄦˊ

之而

词语解释

之而[ zhī ér ]

⒈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戴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引证解释

⒈  须毛。

《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
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分字解释


※ "之而"的意思解释、之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2、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不渝。吴兢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争取世界和平是一项我们都应该为之而努力的事业。

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6、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7、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8、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9、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之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10、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

11、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12、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心情,是幸福的最好基金。

13、市场如同一头牛,只有目无全牛,才能随心解之而合其关节。

14、真正的好人,必须是大智大仁大勇的、狂狷的、特立独行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的、“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

15、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6、如果国家已经不愿意再为之而疯狂——例如叫喊着:“我们不再屈服!”

17、当整颗心都为之而颤抖时,我知道,你和我一样需要对方。

18、啊,人生在世,有时候是多么美好啊,真值得为之而生,又值得为之而死。那支古老的歌唱得多好啊:啊,是爱,是爱,是爱把世界转动!

19、伴之而来的,便是他周身大放光明,仙光如水,八方涤荡,浩浩汤汤。

20、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