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

词语解释
安史[ ān shǐ ]
⒈ 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引证解释
⒈ 唐 安禄山、史思明 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引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宣宗》:“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乱, 淄青 乱…… 泽潞 乱,而 唐 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分字解释
※ "安史"的意思解释、安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2、蜀川在“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唐室根本。
3、安禄山一句阿谀奉迎的话,就讨得唐玄宗的欢心,于是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4、安史之乱是发生于唐代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5、,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
6、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但最终还是被打压下去了.
7、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8、然而,自“安史之乱”开始,它无可奈何的衰落下去了。
9、唐朝时期,大将张巡守睢阳,被人尊称为“张睢阳”。他作战英勇,而且善于领导。在讨伐安史之乱时,他经常大声呼喊,鼓舞士气,在一次动员大会上,他情绪激昂,嚼齿穿龈。
10、史书中的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步入中年才怠问政事,宠幸宦官,专以声色为娱,导致著名的安史之乱。
11、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12、据馆内讲解员介绍,“太白书屋还运用了幻影成像、水纹投影等现代技术,生动再现了李杜相会、李白戏*贵、金龟换酒、安史之乱等历史故事。
13、有道是,乱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乱起,唐史中有了不少凌迟记录。
14、唐天宝15年,安史之乱,叛军攻克潼关,唐皇李隆基伧惶西逃至兴平马嵬驿.
15、在科罗拉多冠丘附近寻找野花时, 沙鲁发现了一个金矿:一片骡子耳朵花(一种向阳花)在安史罗塞特山峦和夕阳金碧辉煌的背景中。
16、回纥(回鹘)本臣属于突厥,后来渐有*之地,助唐平安史之乱,以马匹易唐绢、茶,与唐和亲。
17、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8、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19、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
20、我盛赞汉武帝以公主和亲匈奴,而换来的暂安,我痛恶商纣王因妲己而误国,我鄙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乱。
相关词语
- ān jiā安佳
- ān yǎng安养
- ān yàn安晏
- ān tiē安帖
- ān huǎn安缓
- ān tuō安托
- ān jí安辑
- ān zhòng安众
- ān xún安循
- ān ān wěn wěn安安稳稳
- ān zhì安制
- mù ān目安
- ān zhǐ安止
- ān yǐn安隐
- ān jiāng安疆
- ān xí安席
- ān xí安习
- wěn wěn ān ān稳稳安安
- ān jì安济
- ān zhái安宅
- yù shǐ御史
- shǐ zhuàn史撰
- huì shǐ秽史
- mì shǐ秘史
- mén shǐ门史
- shǐ zhì史帙
- gōng shǐ公史
- bān shǐ班史
- shū shǐ书史
- wén shǐ文史
- shǐ shì史事
- fén shǐ坟史
- dān shǐ丹史
- shǐ lùn史论
- ān shǐ安史
- sī shǐ司史
- shì shǐ士史
- qiān shǐ迁史
- nán shǐ南史
- cí shǐ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