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

词语解释
司隶[ sī lì ]
⒈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秋官之属。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 三辅、三河、弘农 七郡。 哀帝 时称司隶, 东汉 复旧称,仍察七郡。 魏 晋 以后沿用, 唐 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国语辞典
司隶[ sī lì ]
⒈ 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以给劳役,捕盗贼。
⒉ 汉代司隶校尉的简称。参见「司隶校尉」条。
分字解释
※ "司隶"的意思解释、司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就在所有人在心里头品咂时,司隶校尉袁绍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执金吾一职事关重大,宜选贤任能,唯德才兼备者,方可胜任。
2、在此之前,主公只要联合荆州刘表,扬州孙坚,分别发兵进攻司隶州和徐州,让袁绍与袁术腹背受敌,加上幽州挥兵南下,袁氏定会灭亡!
3、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4、与此同时,在各门紧闭的洛阳城中,所有禁卫、城卫、北军和司隶校尉属下甲士,几乎是倾巢而出,正式开始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军事行动。
5、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
6、司隶,河南尹,成募县县令葛业贪渎救灾钱粮,导致成募县灾民遍地,当日便被满门抄斩,家中钱粮除却救济灾民外,全部充实国库。
7、司隶校尉,在洛阳侦骑四出,每日捉拿不少嫌疑人,却于大局无补,谣言日甚一日。
8、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
9、公孙大人,为何 过门不入 啊?莫非我大哥闭门不纳,竟敢慢待你这位司隶府的神箭公?
10、由于陈汤本人确实有贪财的毛病,击败匈奴后把不少胜利品归为己有,也为司隶校尉所弹劾,并派人前去按验审查。
11、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
12、公孙大人,为何过门不入啊?莫非我大哥闭门不纳,竟敢慢待你这位司隶府的神箭公?
13、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14、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15、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16、汉赵国宗室诸王、司隶校尉、内史与单于、左右辅、都尉系统相配合,构成其军事化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关词语
- sī shēng司声
- chú sī厨司
- qún sī羣司
- sī mǎ司马
- sī wèi司卫
- nán sī南司
- gǔ sī鼓司
- cūn sī村司
- sī rén司人
- tǔ sī土司
- liǎng sī两司
- jūn sī军司
- cháo sī朝司
- dū sī都司
- běi sī北司
- dà sī大司
- sī tú司徒
- máo sī茅司
- èr sī二司
- hòu sī候司
- lì shū隶书
- fēn lì分隶
- lì yùn隶韵
- méng lì氓隶
- cǎo lì草隶
- yú lì舆隶
- lì tǐ隶体
- mǐn lì闽隶
- mén lì门隶
- lì qiè隶妾
- lì míng隶名
- jiù lì旧隶
- è lì饿隶
- yì lì役隶
- hàn lì汉隶
- lì gǔ隶古
- chén lì臣隶
- bǎi lì百隶
- lì nóng隶农
- lì shǒu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