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拼音sī tú
注音ㄙ ㄊㄨˊ
词性名词

司徒

词语解释

司徒[ sī tú ]

⒈  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复姓。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征文 白下,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

⒉  复姓。 五代 时有 司徒诩。见《旧五代史·周书》本传。

国语辞典

司徒[ sī tú ]

⒈  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为司徒,主管教化,与大司马、大司空并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仅为虚衔,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历代沿用,至明代而废。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⒉  复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英语minister of education (history)​, two-character surname Situ

德语Situ (Eig, Fam)​

法语Situ

分字解释


※ "司徒"的意思解释、司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司徒浩然癫狂狂顶说道:亲不亲,顶一顶。

2、至于 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司空,太尉,司徒之任也。

3、司徒拔道天桥将临时封闭,禁止所有车辆行驶。

4、李晴伸出小姆指,想要和司徒镜宇拉钩说定。

5、赵灵儿向司徒明空肩上偎傍过去。

6、赵晨看着气喘如牛的司徒浪大笑了起来。

7、面对司徒灵俏的请求,乐叔依旧不肯修琴。

8、接着语锋一转,道,“怎么,你老兄现在找来帮手,不怕司徒彪了?”。

9、盛家伦、司徒慧敏、郑君里、金山、袁牧之、顾梦鹤、施超。

10、司徒鲁恭,年近八十,乞请致仕,乃改任大鸿胪夏勤为司徒

11、司徒大侠援手之德,贫道没齿不忘。

12、故侍中、司徒南昌侯刘穆之,深谋远猷,肇基王迹,勋造大业,诚实匪躬。

13、老汉怕司徒月明呈血气之勇,忙叫道:公子……。

14、易,为司徒胡国珍所拔,自太尉记室超迁吏部郎。

15、本公司地处丹阳市西郊风景优美、工业发达的司徒镇。

16、你这么做就不怕将来王司徒找你算后账?

17、高岩满腹狐疑地跟着司徒允走到了路边一个僻静的地方。

18、从老司徒家回来后,穆就带上了司徒南去跑船了。

19、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

20、天宝年间,武林在明旌山庄庄主司徒炎的管理下,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