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词语解释
司徒[ sī tú ]
⒈ 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复姓。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引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征文 白下,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
⒉ 复姓。 五代 时有 司徒诩。见《旧五代史·周书》本传。
国语辞典
司徒[ sī tú ]
⒈ 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为司徒,主管教化,与大司马、大司空并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仅为虚衔,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历代沿用,至明代而废。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⒉ 复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英语minister of education (history), two-character surname Situ
德语Situ (Eig, Fam)
法语Situ
分字解释
※ "司徒"的意思解释、司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见到玉清凤的模样的那一刻,司徒凌云也不禁拍案立起,瞪目结舌。
2、他们临走时交代使馆的仆役,不准司徒雷登走出使馆的院子。
3、司徒浩然癫狂狂顶说道:亲不亲,顶一顶。
4、面对司徒灵俏的请求,乐叔依旧不肯修琴。
5、从老司徒家回来后,穆就带上了司徒南去跑船了。
6、司徒雪逼问看守,看守说季博康跟胡局长来看过犯人,司徒雪疑心季家贼喊捉贼。
7、解放军来了,司徒雷登走了。
8、老汉怕司徒月明呈血气之勇,忙叫道:公子……。
9、故侍中、司徒南昌侯刘穆之,深谋远猷,肇基王迹,勋造大业,诚实匪躬。
10、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进拜司徒,亦为三公。
11、今司徒知命,遗言恤民,必欲崇约,可谓善始令终者也。
12、但相比于赵云这等绝代将星,司徒幻叶就会显得有些拙荆见肘。
13、愤怒的司徒维桑特走到阿姆斯特丹堡准备向英方开火。
14、司徒二人摸头不着脑,怎么突然扯到辽脩身上?司徒鸠不安之感越发强烈,似是有所察觉,又欠缺一个答案。
15、易,为司徒胡国珍所拔,自太尉记室超迁吏部郎。
16、接着语锋一转,道,“怎么,你老兄现在找来帮手,不怕司徒彪了?”。
17、来人是郑凡,司徒语静觉得很奇怪,趾高气昂地问道:“有事吗?”。
18、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司徒美堂回国当监印官。
19、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
20、司徒明烨的嘴唇都在颤抖,额边的青筋也已经历历可数。
相关词语
- kù sī库司
- máo sī茅司
- sī mín司民
- sī quē司阙
- běi sī北司
- jǐng sī警司
- fān sī藩司
- mù sī牧司
- sī sè司啬
- sī lìng司令
- jì sī计司
- bǎi sī百司
- sī wēi司危
- gōng sī公司
- sī tuó司柁
- sī wèi司味
- sī tián司田
- chú sī厨司
- jiān sī监司
- cháo sī朝司
- qí tú齐徒
- dǔ tú赌徒
- sú tú俗徒
- gāo tú高徒
- bó tú博徒
- dào tú盗徒
- bào tú暴徒
- qún tú羣徒
- tú rán徒然
- qiú tú囚徒
- shū tú输徒
- nì tú逆徒
- fěi tú匪徒
- shī tú师徒
- jùn tú骏徒
- fēi tú非徒
- liú tú流徒
- lún tú伦徒
- dá tú达徒
- dào tú道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