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草隶


拼音cǎo lì
注音ㄘㄠˇ ㄌ一ˋ

繁体草隸

草隶

词语解释

草隶[ cǎo lì ]

⒈  草书和隶书的合称。

⒉  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

引证解释

⒈  草书和隶书的合称。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牘必珍。”
李周翰 注:“言草隶之书皆善也。”
《南史·刘孝绰传》:“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⒉  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

《陈书·始兴王伯茂传》:“伯茂 大工草隶,甚得 右军 之法。”
唐 张怀瓘 《书断·王献之》:“王献之 字 子敬,尤善草隶,幼学於父,次习于 张芝。”

国语辞典

草隶[ cǎo lì ]

⒈  草书与隶书。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⒉  草书。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晋》:「羲之子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

分字解释


※ "草隶"的意思解释、草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丹青亦工。

2、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刘顺平涉真草隶篆诸体,然大草尤有成就。

3、环保局的王亚力,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师于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遍临传统名帖,兼长真草隶篆诸体,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媒体上发表或被博物馆收藏。

4、此次展览的近40幅作品全为胡紫桂今年所创,真草隶篆诸体兼备,其中以小幅精品居多。

5、她曾在天津茂林书法学院进修三年,专心研习颜体书帖,打下了坚实的真草隶篆书法基础。

6、所以说,无论真草隶篆,字形原有的韵致,虽然也是人创造的,却是历史形成的,它是书法的根本,它维系着一切,一切的一切。

7、自幼受祖父影响,早谙儒学,酷爱书法,真草隶篆广为涉猎。

8、受当地浓郁学风的影响,张一飞少时即临池学书,上攻甲骨金文,下研魏碑唐楷,涉猎真草隶篆。

9、赵玉杰潜心研习书法几十年来,博采众长,溶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趣,真草隶篆皆能,尤以隶书见长,取得很大成就,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10、真草隶篆凤在舞,笔墨纸砚龙在飞。

11、先生的书法功力很深,得力于卜文、猎碣、二爨及钟太博、颜鲁公、黄石斋、倪鸿宝诸家,真草隶篆,无施不可,豪迈朴茂,独树一帜。

12、厅堂与雅间里的名人字画必不可少,或山水悠远,或花鸟别致,或真草隶篆,无不营造出清雅氛围。

13、诏书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学训古之学”。

14、得力于卜文、猎碣、二爨及钟太博、颜鲁公、黄石斋、倪鸿宝诸家,真草隶篆,无施不可,豪迈朴茂,独树一帜。

15、转益多师,这是汪志刚学习书法的一条途径,也让他的审美视角不断改变,这也有了他涉猎真草隶篆的可能。

16、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结诗书画于一体,独树其帜,堪称“三绝”。

17、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18、从事刻印章这门手艺的,开始要拜师学艺,先要认真学习书法,真草隶篆宋五种字体都要学,直至达到了一定的书法功底,才可用刀在木板上练习刻字。

19、他的五道真书,融真草隶篆为一体,高古横溢,奇绝易境,物象新奇,实为古今孤品。

20、展览汇集了山西省美术家、书法家的优秀作品299件,其中,水墨、油画、版画、漆画等作品169件,以及真草隶篆各书体的书法作品13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