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译作


拼音yì zuò
注音一ˋ ㄗㄨㄛˋ

繁体譯作
词性名词

译作

词语解释

译作[ yì zuò ]

⒈  翻译的作品;译著。

translation of books;

引证解释

⒈  翻译的作品。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这篇小说是用文言文翻译的,也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译作。”
孙犁 《澹定集·大星陨落》:“他的译作,在《译文》上经常读到,后来结集为《桃园》,我又买了一本。”

⒉  翻译和写作。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我在这里,有些英雄责我不做事,而我实日日译作不息,几乎无生人之乐。”

分字解释


※ "译作"的意思解释、译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我告诉他说:这年月在互联网上发表他的译作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脸上放着异彩。

2、文章对原作和译作进行了在标题,语篇,句子和词汇层次上的对比描写分析和语用分析。

3、译作不是商品。

4、所以,了解译者对所译作家、作品的态度和立场,有利于我们把握他们的译作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发展态势。

5、取而代之的是,他热衷于发表弗朗索瓦-维庸(François Villon)的译作,这位15世纪法国的叛逆诗人开启了他的文学生涯之门。

6、因此,作者认为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作一番研究很有必要,非常值得.

7、因此,本段末句不妨译作:在这一问题上要说稍有区别的话,事实将更清楚地表明同样的结论罢了。

8、血液变得越来越粘稠,使得很难被泵到全身,所以你的心率会加快译作补偿。

9、同时指明在译作评价时,不能拘泥于译文工团与原文的简单对比,而要进行多维分析,要看到原作和译作在反映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10、本文重点探讨三位英国汉学家的译学与译作

11、57一种普遍观点认为翻译作品总是不能保留某些原作独特的特征——即译作总会丢掉一些东西。

12、涅槃,印度梵语音译作泥洹,旧译作灭、寂灭、不生、无为等,新译作圆寂。

13、“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查看百科

14、本文对这些译作进行了同步分析。

15、照字面直译,该译作:“我们四面被挤压,却不被压伤”。

16、它被视为一篇完美而有力的译作,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将“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我心中的老虎嗅闻蔷薇)”译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7、显而易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双重差分法”(亦译作“倍差法”),其在经济学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8、本文对女翻译家冰心先生及其译作《吉檀迦利》进行研究。

19、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其代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蜚声中外文坛。

20、这一句不能译作:“你喜欢约翰陪你去还是玛丽陪你去浅水湾?”如要表达此意,应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