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

词语解释
国史[ guó shǐ ]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引《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⒉ 国之史官。
引《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 朱淑真 《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国语辞典
国史[ guó shǐ ]
⒈ 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
引《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旧闻,缀述 国史。」
⒉ 掌记国史的史官。
引《诗经·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分字解释
※ "国史"的意思解释、国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书中所收录三十余幅珍贵图片,由*弯“国史馆”提供,为大陆所罕见。
2、南北朝时,开始出现修史局和公卿宰相监修国史的情况。
3、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光朝年五十中进士,历任袁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4、英格兰史,英国史,大不列颠史,欧洲史,美国史,中国史和世界史,这些历史之间的教授要怎样平衡呢?
5、游外曾王父唐质肃公,忠言直节,备载国史。
6、白寿彝教授和20世纪中国史学有密切的关系。
7、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8、《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五卷本,是在1990年版三卷本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
9、消息发布后,大量媒体致电法铁询问详情,因为如果属实,这将是法国史上最严重的一起火车事故。
10、据*弯“中央社”报道,*弯“国史馆”出版“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正反史料并陈,不制造神话,还原蒋介石成客观历史人物,完整呈现其真实一生。
11、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
12、他们一和我谈起法国史,就没个完,不管我有没有时间,给我印象极深。
13、嘉泰二年二月庆元党禁正式解除,陆游的起用在熹泰二年五月,他的官衔是中大夫、直华文阁、提举?神观、兼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
14、而韦昭是在诸葛恪辅政期间,被其表为太史令,受命撰修当朝国史,是为当代人修当代史,因此应对“诸葛”姓氏的来源把握应更为确切可信。
15、这一系列的演讲为一门法国史课程的一部分。
16、对于政界人士的疵议,台北市某高中历史老师认为,目前只有1学期教中国史,确有教不完的问题。
17、研究法国史,不能不学法语,北大历史学系也要求博士生在修英语课的同时掌握一门二外。
18、与目前地瘠民贫,纵观数千年中国史,从未有如北方那样出现过威胁中原王朝民族的西北相比,黄琼心中认为真正称得上朝廷心腹大患的是东南边。
19、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者将盟军占领和远东国际军事审判视为日本皇国史上的最大屈辱,由此滋生出以清除被占领印记为目标的反弹动力。
20、“殷鉴”思想是我国史鉴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关词语
- guó shì国是
- dì guó帝国
- guó jìng国境
- bào guó报国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lì guó立国
- guó dù国度
- gǔ guó古国
- guó jiǎo国脚
- jiàn guó建国
- gōng guó公国
- guó jì国际
- guó yǒu国有
- suì guó遂国
- kāi guó开国
- lín guó邻国
- móu guó牟国
- zhōng guó guó mín dǎng中国国民党
- guó shì国事
- guó qíng国情
- qīng shǐ青史
- máng shǐ盲史
- zhǎng shǐ长史
- cóng shǐ从史
- cāng shǐ仓史
- shǐ zhì史帙
- jiǔ shǐ酒史
- mín shǐ民史
- dān shǐ丹史
- huì shǐ秽史
- sì shǐ四史
- shǐ lù史録
- cì shǐ刺史
- mǎ shǐ马史
- cūn shǐ村史
- bà shǐ霸史
- nǚ shǐ女史
- pān shǐ潘史
- chǎng shǐ厂史
- shǐ qiān史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