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mín

国民


拼音guó mín
注音ㄍㄨㄛˊ ㄇ一ㄣˊ

繁体國民


国民

词语解释

国民[ guó mín ]

⒈  全国民众。

national; citizen;

⒉  今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即该国国民。

引证解释

⒈  一国或藩封所辖的百姓。

《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
《左传·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史记·东越列传》:“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
《汉书·王子侯表下》:“藉阳侯 显,坐恐猲国民取财物,免。”
清 秋瑾 《赠浯溪女士徐寄尘和原韵》:“今日舞臺新世界,国民责任总应分。”

⒉  近代以来称具有某国国籍的人为该国国民。

国语辞典

国民[ guó mín ]

⒈  泛指全国的人民。

《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公民 人民

⒉  凡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民,就是该国的国民。

分字解释


※ "国民"的意思解释、国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陈毅与国民党代表在赣州谈判时,国民党某师政治部主任阴阳怪气地说:“无所谓国共合作,这种说法在英美不习惯!”。

2、人工工资增长自然也就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带动国民消费,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增加GDP。

3、经济增长提高了许多国家的收入,但国民财富增加本身并不一定会增进国民健康。

4、抗战爆发后,傅斯年参加了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并在其中热心活动。

5、对民进党指控广东台商国民党后援会招待旅游涉贿选,张汉文表示不知情;国民党发言人陈以信说,该活动并非国民党举办。

6、两个营,鼓上蒙着黑纱,倒背着枪,一万国民自卫军,腰上挂着刀,国民自卫军的炮队伴随着棺材。

7、人们请看,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在这里,不是平分责任给一切党派和全国同胞,而是由国民党自己担负起来了。

8、国民党依照承诺启动了的宪政脚步依旧前行,1947年11月,内战炮火下,制宪国民大会召开,国民党、青年党和民社党,还有许多社会贤达参与制定民主宪法。

9、施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行和基础作用。

10、当天气预报表明有危险时,政府鼓励国民在野火到来前预早疏散,而政府计划也教导国民怎样减低住所失火的风险。

11、在学校里,头半年的时间国民党的教员除了汉语和国民党的党义以外什么也不教。

12、1912年8月,他加入了由同盟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等5个党派组成的国民党。

13、本来,由国民党新共主朱立伦出战,这是名正言顺之举,也是国民党唯一有机会“逆转胜”的强棒。

14、陈毅与国民党代表在赣州谈判时,国民党某师政治部主任阴阳怪气地说:“无所谓国共合作,这种说法在英美不习惯!”。

15、倒因为果,认为权力傲慢在于国民不变成公民,岂不是认同“国民素质不高,所以无法实行民主法治”么?这样的想法,确实是合乎权力的逻辑。

16、全球最不幸福国民的名单,本人当然心知肚明——多数国民来自那几个动辄大动干戈的发达国家。

17、事后多年,国民党检讨内战失败原因,蒋介石本人以及国民党军队将领咸认为那次片面停战,不仅影响东北战争,而且关系全盘内战。

18、相反,如果不是国民运动,政府党与在野党两相抗斗,国民却如同隔岸观火,无所容心;即使成功,“亦无与于国民根本之进步”。

19、据王炳南回忆,在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见面时,***坦言当年国民党背信弃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的往事。

20、国人则成立了全国国民外交大会作为国民一致对外的总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