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ǒshī

裹尸


拼音guǒ shī
注音ㄍㄨㄛˇ ㄕ

繁体裹屍

裹尸

词语解释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引证解释

⒈  包裹尸体。

《太平广记》卷一〇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参见“裹尸马革”。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清 沉涛 《柳河川吊常开平》诗:“裹尸便当角巾归,为尔临流一慟哭。”

国语辞典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南朝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分字解释


※ "裹尸"的意思解释、裹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2、我关木纵横沙场半生,未尝一败!不料竟落到如此田地!也罢,大丈夫生当马革裹尸还,得偿所愿,死得其所啊!

3、父亲曾说过“誓死效死疆场,马革裹尸,绝不辗转床褥作亡国奴”,他做到了,我们只有坚持战斗到底,才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4、牌匾两侧,为董必武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对联,横批为蒋介石的手书“英烈千秋”。

5、在这个以儒修行的世界,文弱书生以才气驰骋天下;沙场浴血,马革裹尸

6、也不仅仅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滴中。

7、多谢陛下和大将军的厚爱,我马家绝不辜负陛下厚爱,忠君报国,马革裹尸

8、白衣卿相易水寒,龙城飞将裹尸还。

9、正是!如今北方战事在即,眼看李唐江山就要风雨飘摇,俺爹说了,大丈夫生于世,就该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报效朝廷,岂能混迹于市井中一辈子?

10、与“马革裹尸”的同僚相比,他能安安稳稳地死在自家炕头儿上,自然属于“善终”了。

11、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汉竹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乾坤荡。

12、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

13、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14、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15、将军何须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

16、在茫茫林海里,戴将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国杀疆,力保中华,马革裹尸还。

17、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18、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19、男儿坠地杀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20、没有”马革裹尸还“(1941)这种列表就不会完整,史学家把这部电影列为不符合史实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