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刺史


拼音cì shǐ
注音ㄘˋ ㄕˇ

刺史

词语解释

刺史[ cì shǐ ]

⒈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feudal provincial or prefectural governo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 成帝 改称州牧, 哀帝 时复称刺史。 魏 晋 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 隋炀帝、唐玄宗 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 宋 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 元 明 废名, 清 仅用为知州之别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餘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録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隋以后刺史》:“汉 之刺史犹今之巡按御史; 魏 晋 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 隋 以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 直隶 知州也。”

国语辞典

刺史[ cì shǐ ]

⒈  职官名。古代司地方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清时为知州的尊称。

英语provincial governor (old)​

法语gouverneur provincial (arch.)​

分字解释


※ "刺史"的意思解释、刺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蔡州刺史府,一片莺歌燕舞,红烛摇曳,刺史王审知卧在软榻上,怀里,两个绝色女子不时扭动着蛇妖,媚态十足的撩拨挑弄。

2、子孚还不明白?那般刀笔胥吏,最擅长的就是欺上瞒下,刺史又怎么得知?

3、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鲜”。

4、石堪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

5、,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6、辛未,宗侃取渝州,降刺史牟崇厚;癸酉,宗阮拔泸州,斩刺史马敬儒,峡路始通。

7、他的父亲叫王浑,有很好的名声,官做到了凉州刺史

8、庚子,特进张说复为尚书左丞相,同州刺史陆象先为太子少保。

9、古话说的好,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10、他被封为刺史,要立即走马上任.

11、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12、代州刺史张朗、忻州刺史丁审琦婴城自守,虏骑过城下,亦不诱胁。

13、七年,安成太妃陈氏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荆州刺史始兴王憺,并以《慈母表》解职,诏不许,还摄本任;而太妃薨京邑,丧祭无主。

14、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15、会魏军至,元帝征湘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入援,以劢监湘州。

16、北魏孝明帝时为荆州刺史,在州两年,死于任上.

17、侯景之叛也,南兖州刺史石长宣颇相影响,诸州刺史、守、令、佐史多被诖误。

18、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19、其后,他历任苏州刺史、刑部侍郎等内外官职,冗务在身,难如所愿。

20、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