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shǐ

二史


拼音èr shǐ
注音ㄦˋ ㄕˇ

二史

词语解释

二史[ èr shǐ ]

⒈  左史与右史。

⒉  太史与国史。自东汉,史官与历官始分为二职,以后历代相沿,惟辽设国史馆,合二职为一。

引证解释

⒈  左史与右史。

汉 荀悦 《申鉴·时事》:“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记动。”

⒉  太史与国史。自 东汉,史官与历官始分为二职,以后历代相沿,惟 辽 设国史馆,合二职为一。

《辽史·历象志下》:“古者太史掌正岁年以敍事,国史以事繫日,以日、月、时繫年。时月不正,则敍事不一,故二史合为一官。”

分字解释


※ "二史"的意思解释、二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李延寿撰写“二史”的方法是对“八书”进行“抄录”和“连缀”,并“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

2、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谓去病为骠骑将军,无“大”。

3、还有南钱(大昕)北纪(晓岚)之称的清代著名学者、“清**史第一人”钱大昕,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等巨著,也留下了“潜研堂”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