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议制


拼音yì zhì
注音一ˋ ㄓˋ

繁体議制

议制

词语解释

议制[ yì zhì ]

⒈  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⒉  礼仪制度。议,通“仪”。

⒊  讨论制宪。

引证解释

⒈  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

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南史·谢弘微传》:“被举之身,加以禁錮,年数多少,随愆议制。”
《旧唐书·刑法志》:“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

⒉  礼仪制度。议,通“仪”。

《晋书·李重传》:“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惟变所适。”

⒊  讨论制宪。

《清史稿·职官志序》:“光绪 变法, 宣统 议制,品目张皇,掌寄纷杂,将以靖国,不益嚣乎?”

分字解释


※ "议制"的意思解释、议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将被毁于我们所深爱的东西,譬如自由,譬如感官享受”等醒世名言,淹没在权力锁进了笼子的“美丽新世界”,而战乱,成了代议制宪政的最佳弥补手段。

2、作为固定音高的青铜乐器,编钟的铸制与音律设计、音高调试,成为宋代新乐议制和推行的重要物质基础。

3、第四部分分析了中西代议制的不足以及完善我国代议制的建议。

4、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

5、代议制是当代间接民主主要实现性形式.

6、最后,还应当考虑合议制的运用以及法官素质的保障等辅助制度。

7、欧美代议制度,萌芽于奴隶社会,在封建时代正式形成,又在近现代日臻完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8、这也表现在现代的代议制的国家的选举资格上面.

9、但是英国的代议制最大的错误的它的极端的过于中心化。

10、你清楚比例代议制是如何运作的吗?

11、第十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

12、假如说他把刚果当成个人封地,那么大英帝国显现出来的,充其言也不过是一个几乎不具更多代议制的寡头政治体,大权操纵在一个野心勃勃的白种人集团,走的是公开宣扬的“贵族”线路。

13、第二十六条审理赔偿案件实行合议制

14、代议制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各国代议制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15、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制审判第二审案件和其他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的案件,由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16、1918年广州军政府改组,政权形式由独断制转为合议制,体现了南方各护法势力的势均力敌。

17、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主张代议制度,而卢梭主张直接的、极端的人民民主制度。

18、所以,美国人在建国时就选择了一条理性的道路。国家的制宪会议由一群具备文化的政治精英讨论,在坚持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下建立代议制的共和国。

19、长话短说,极端不平等为特征的社会不会为代议制政治制度提供肥沃的土壤。

20、陪审团也被视为现存的直接民主制的最佳典范,而非代议制民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