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zhì

兵制


拼音bīng zhì
注音ㄅ一ㄥ ㄓˋ

兵制

词语解释

兵制[ bīng zhì ]

⒈  军事制度。

变更兵制。

military regulation;

引证解释

⒈  关于军队建制及平时、战时指挥管理军队的制度。

宋 陈亮 《酌古论四·李靖》:“兵有正有奇,善审敌者,然后识正奇之用,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奇正之説,存乎兵制而已矣。”
《文献通考·兵考序》:“作兵考第十六,首叙歷代兵制,次禁卫及郡国之兵,次教閲之制,次车战舟师马政军器,凡十三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其后兵制增损,裁併不一。”

国语辞典

兵制[ bīng zhì ]

⒈  泛指国防建军的制度。我国兵制以征兵制为主,兼有民兵制与志愿兵制的精神。

英语military system

分字解释


※ "兵制"的意思解释、兵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五部分,募兵制对俄国的影响。

2、由于运输工具缺乏,而征兵制又刚刚开始在部分地区实行,所以中国军队在军需补给和人员补充等方面的能力极为薄弱,与日军相比差距很大。

3、在募兵制弥补了卫所军制的缺点,展示其优点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4、此次朕决定实行兵制改革,目前在全国范围都实行的是府兵制,这导致内重外轻的局面,将来大唐还会继续向外扩张的。

5、弑神这款游戏以玩家为主,各城池实行佣兵制,玩家就是军队。

6、卫所是明太祖称帝前在南京创建的,是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制度是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而形成的,属于自给自足的军屯类型这种体制是1363年由原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魏斐德

7、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8、军需补给、人员补充能力和日军有较大差距,征兵制刚刚在部分地区实行。

9、*弯部队因为也是徵兵制,加上教育非常普及,几乎所有的低阶军官、军士班长都是大学生充任的,所以基层连队是他们在维持运作。

10、我们现行的,既不是旧式的募兵制,也不是征兵制,而是第三种兵役制——动员制。

11、韩国的强制征兵制是许多男人在军队或警察部队服役。

12、在分析传统防空作战的基础上,分析了陆军战役防空兵制空效能评估问题。

13、又过了一日,赵王亲自登台拜将,赐予聂政虎符,准许其在邯郸再多呆五日,使其可尽快熟悉赵国兵制

14、西汉除实行徵兵制外,还实行募兵制,武帝所置的八校,主要是招募而来。

15、同样的,民进党一度引用民调抨击募兵制,最后蔡英文却说“要在全募兵、徵兵制中寻找最好制度”。

16、从下图可以看出,征兵制在亚洲和非洲采用的最广泛。

17、在实行征兵制的国家里,18岁的男子要应征服役。

18、依照国家制定的法令服兵役,叫做兵役法,我国古代称做兵制

19、一百十八、又过了一日,赵王亲自登台拜将,赐予聂政虎符,准许其在邯郸再多呆五日,使其可尽快熟悉赵国兵制

20、俗话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最初就是世兵制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