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àngzhì

创制


拼音chuàng zhì
注音ㄔㄨㄤˋ ㄓˋ

繁体創制
词性动词


创制

词语解释

创制[ chuàng zhì ]

⒈  创建;创造。

⒉  建立制度。

引证解释

⒈  创建;创造。

《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物,创制天下。”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高祖 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西夏 文字的创制,对 夏国 统治的确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⒉  建立制度。

《汉书·叙传下》:“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
《南史·何尚之传》:“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天佑人主而俾之,创制立政以开悠久之业。”

国语辞典

创制[ chuàng zhì ]

⒈  创始建造。

《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

创造 创作

仿制

⒉  制定制度。

《南史·卷三〇·何尚之传》:「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分字解释


※ "创制"的意思解释、创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类从蒙昧步入文明,创制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

2、程邈创制的隶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以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

3、所谓训政,即国民党对民众进行政治训练,教导人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主权,如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罢免权等。

4、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创制一片政策建议,也不是要说:某一种对策优越于另一种。

5、在长期的饮食文化和烹饪实践中,湖南人民创制了多种多样的菜肴。

6、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7、上古之世婚姻的主要形式为杂婚,关系混杂,伏羲氏创制了嫁娶的礼仪。

8、丙谷胺是60年代创制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胃泌素受体拮抗剂。

9、宋朝沿用唐朝时期创制的两税制,即把田租、户税、力役都合并到田租一项里面,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另征。

10、他提出的“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正是他创制自家风格的艺术纲领。

11、藏文是7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它是拼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自左向右横写。

12、然而,作为一种创制法律、解释法律的技术方法而言,判例法与成文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13、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谪居儋耳,连续三个端午节在这里度过,他创制的“东坡粽”别具风味。

14、在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开始运作和完善,其中的特种考试和检定考试是我国的独特创制

15、以现行蒙文和创制新文字为卫拉特语文研究两个立足基石,恰到好处。

16、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

17、纳西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制了独特的象形文字,产生形成了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历史档案。

18、衡水市民间艺术家王文申创制“候店毛笔套笔”获大奖。

19、也许须要退后,对付不合应有创制.

20、更重要的是,这项法令将创制、复决和罢免诸权作为城市政治机制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