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驿使


拼音yì shǐ
注音一ˋ ㄕˇ

繁体驛使

驿使

词语解释

驿使[ yì shǐ ]

⒈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estafette;

引证解释

⒈  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
唐 杜甫 《黄草》诗:“秦中 驛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王闿运 《上张侍讲启》:“每询驛使,知寓 南昌,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

⒉  指外族通译的信使。驛,通“译”。

《后汉书·鲜卑传》:“及南单于附 汉,北虏孤弱,二十五年, 鲜卑 始通驛使。”
刘攽 校曰:“案,驛当作译。”

⒊  借指梅花。参见“驛使梅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宋 朱淑真 《绛都春·梅》词:“寒阴渐晓,报驛使探春,南枝早开。”

国语辞典

驿使[ yì shǐ ]

⒈  驿站上替人传递书信或物件的人。

唐·杜甫〈黄草〉诗:「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宋·无名氏《梅妃传》:「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

分字解释


※ "驿使"的意思解释、驿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黄兄,高才也,爱梅之心跃然纸上,在下也是爱梅之人,不知我这首梅的诗如何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3、菩萨白从静河镇的上空被送下来的时候是下午刚过一刻的时间,静河镇的胖子驿使显然早早的接到了传令,在那道巍峨的大石门下面恭敬的等候着。

4、店主弄清他们是摄政王旗下的卫士,都是显得十分殷情,安排了一间宽大舒适的卧室给他们,当听到要找三大家族时,他越发热情,连夜让驿使骑马出去打听情况。

5、听说那些杀千刀的驿使们各处传递公文,也到处造谣,便连外乡人都要知道了。

6、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谘问。

7、及南单于附汉,北虏孤弱,二十五年,鲜卑始通驿使

8、送报人叫信使,也称驿使,他们身背信桶,信筒外刷桐油,防止风雪。

9、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10、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都身背公文袋,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

11、梅花有着“凌寒独自开”的孤傲,气节高坚;梅花有着“幽谷那堪更北枝”的自豪,目光远大;梅花有着“香杳难随驿使来”的气质,品质高雅。

12、傅悦猛然坐起,手指至屋门;门口跪着驿使,满脸征尘。

13、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14、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

15、这家裁缝铺承接驿丞署马号的生意,那里一百多个驿使,常年四处奔波,衣服磨损得厉害,裁缝铺的生意好着呢,想不到城里原来也很好做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