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一事


拼音yī shì
注音一 ㄕˋ

一事

词语解释

一事[ yī shì ]

⒈  一件事。同一件事;同一类事。专一其事。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如:这家药铺和北京·同仁堂药铺是一事。服役一次。

引证解释

⒈  一件事。

《淮南子·缪称训》:“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纲纪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
清 郑燮 《赠博也上人书》诗:“独有老僧无一事,水禽沙鸟听关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⒉  同一件事;同一类事。

《公羊传·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为復言 齐 师、 宋 师、 曹 师?不復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
《后汉书·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

⒊  专一其事。

《管子·心术下》:“一事能变曰智。”
尹知章 注:“能专一其事,能变而动之谓智也。”

⒋  服役一次。

《汉书·贾捐之传》:“孝文皇帝 閔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⒌  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

如: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

国语辞典

一事[ yī shì ]

⒈  一件事。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

⒉  同样一件事。

《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

德语eine Sache, zusammengehören

分字解释


※ "一事"的意思解释、一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

2、奥巴马先生的幕僚们坚持声称他仍然提倡这种理念,但如果这样做要赔上整个医疗政策的话,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3、保罗对自己中奖一事喜形于色。

4、一事无成是得过且过的必然归宿。

5、师叔,还有一事不知小慧该说不该说。

6、如若他粗枝大叶,不善于以一事论证和阐述另一事,可让他读律师的案倦。

7、满街飘的中国国旗,是一个老华侨在事发时那出来分给大家的,很感动,真的,从来一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国人今天团结到一起站出来反抗.

8、并不是怕女朋友,而是懂得给女朋友面子,可以摆平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搞定,让耳根清静呢?要知道上海节奏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有些人得过且过,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10、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

11、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12、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13、也罢,多一事不如省一事,俩人一言不发悻悻地走了。

14、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15、公子,小女一直有一事不知,不知当不当问?

16、一生穷迫,艰难困苦,疾病缠身,一事无成。

17、常言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8、袁熙虽然不畏惧这个什么高氏三公子,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想听从唐胖子话,走回头路,可突然发现胸前的冰魄竟然微微一动。

19、只有扣帽子一事,对右派当别论.

20、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