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shǐ

书史


拼音shū shǐ
注音ㄕㄨ ㄕˇ

繁体書史

书史

词语解释

书史[ shū shǐ ]

⒈  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⒉  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引证解释

⒈  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本书史也。”

⒉  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丹铅万卷。”

国语辞典

书史[ shū shǐ ]

⒈  书籍。

《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
《醒世恒言·卷一〇·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对刘方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⒉  书名。宋米芾撰,一卷。为评论前人墨迹的专书。始自两汉,迄于五代,皆以目睹为断,凡印章、跋尾、纸绢、装褙等,均记载详尽。

分字解释


※ "书史"的意思解释、书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善游山水者,棋酒是山水,书史也是山水;善读书之人,诗酒是文章,山水也是文章。如此读书,必有真知灼见。

2、居馆辄携之附读,留于家,则杂取书史骚雅,折角授先妣分日督课。

3、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4、但章友直似非此时书学博士。 他们的书学或小学造诣见称于北宋的初、中期书坛,足以填补书史之空缺。

5、此外还阐述了《小尔雅》的内容,以及《小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的作用和价值。

6、原是个满腹书史,写得出缠绵悱恻艳体诗的骚人雅士,却歪打正着,成为举世知名的外文专家。

7、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张潮

8、初唐欧阳询父子,中唐草圣怀素,近代何绍基,现代齐白石、***等,都是书史上各个时代开宗立派的大师,民国也有。

9、纵观书史,上古造文字,秦一统天下,李斯、程邈出,书法为之一变;汉魏六朝二王出,书法为之再变;邓石如辈出,书法又为之一变。

10、汴梁国子监刻书在宋代乃至整个刻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1、博涉书史,工文笔,善仪体,台阁故事,多所详悉。

12、韵书是研究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尤其是汉语韵书史最直接的文献资料。

13、话说唐玄宗时,有一少姓王名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粗通文墨,好饮酒,善击剑,走马挟弹,尤其所长。

14、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所显示出的书学思想是两宋理学思想对元代的影响。

15、总之,本文为清代书坊刻书史的研究提供了实例,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16、但章友直似非此时书学博士。他们的书学或小学造诣见称于北宋的初、中期书坛,足以填补书史之空缺。

17、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8、最后,本文指出唐代小楷在唐代书法史乃至中国古代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9、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