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shū

评书


拼音píng shū
注音ㄆ一ㄥˊ ㄕㄨ

繁体評書
词性名词

评书

词语解释

评书[ píng shū ]

⒈  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storytelling;

引证解释

⒈  评论书法。

元 王恽 《<颜鲁公书谱>序》:“东坡 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元 黄溍 《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

⒉  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
老舍 《茶馆》人物表:“邹福远 --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国语辞典

评书[ píng shū ]

⒈  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分字解释


※ "评书"的意思解释、评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电视上,类似评书连播的国学讲座节目深受百姓爱戴;书店里,讲座的底稿成书更是供不应求。

2、他每天都要听评书,都快成书迷啦.

3、评书是我奶奶的最爱。

4、听段评书,内容丰富,眼界大开;听段音乐,身心惬意,轻松自在;听段相声,开心愉悦,笑口常开;倾听世界,妙趣横生,心花怒放。全国爱耳日,愿你关爱双耳,听出人生妙音!

5、语言俏皮、口齿伶俐、表情夸张,融合了“李王高”三派的艺术特点,借鉴了竹板书、评书及西河大鼓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6、这样“现代化”的句子,在老评书里听不着,在吴君玉的书里好像也听不着,而吴新伯穿着长衫,在三尺书台上朗声说了出来。

7、蓝天野和“王掌柜”于是之、“庞太监”童超还访问了评书艺人,感受他们的学艺经历、江湖经验。

8、2014年5月28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在沈阳青年大街遭遇车祸受伤。

9、收音机里经常会播放刘兰芳、单田方老师的评书,为了不遗漏其中一天的章节,我放学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跑,然后直奔伙伴家去听评书

10、戏剧、评书、相声,还有拉洋片的、变戏法的,捏面人、吹糖人、耍枪弄棒的等。

11、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遭遇车祸案今年3月在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宣判,法院认定肇祸者赵晓明犯交通肇事罪,一审判。

12、其中,首次将评书、快书、快板和太平歌词汇聚一堂的“笑的传奇三书专场”将于10月4日晚在中国大戏院隆重上演,届时,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堂,阵容庞大。

13、曾经与袁阔成先生并称为“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的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在得知其离世的消息后,纷纷发表追思。

14、你还可以享受曲艺盛宴:相声、口技以及评书

15、那一瞬间翻黎簇觉得己好像评书里的刺客一样,倒挂卷帘门,落地悄无声。南派三叔

16、有中国古代评书的影子,但从第一人称角度来写,战争场景具体而微,同时更加生动地刻画人物心理。

17、刚才你不是威风着么,还他妈白马银枪,你评书听多了吧!打扮得跟个戏子似的,还不就是银样镴枪头。

18、而从小喜听评书的曲志伟,却从容走上讲台,凭一把折扇,一枕醒木,一段改编自团史的评书,赢得满堂彩,战士评委全给打了满分。

19、说起山城曲艺场,在许多老重庆人心目中,可是数十年前业余文化生活的首选之地,一场场精彩的重庆方言谐剧和评书,无数次博得满堂彩。

20、一个基本的想像培训是听评书(叙述),在其中选择的话的正确性是根本因素“唤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