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úshī

塾师


拼音shú shī
注音ㄕㄨˊ ㄕ

繁体塾師

塾师

词语解释

塾师[ shú shī ]

⒈  私塾的教师。

a teacher in a private school;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私塾的教师。

《红楼梦》第十八回:“前日 贾政 闻塾师赞他尽有才情,故於游园时聊一试之。”
清 龚自珍 《跋某帖后》:“回忆幼时晴牕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
鲁迅 《花边文学·点句的难》:“前 清 时代,一个塾师能够不查他的秘本,空手点完了《四书》,在乡下就要算一位大学者,这似乎有些可笑,但是很有道理的。”
沙汀 《涓埃集·闯关》:“他开始注意倾听 余明 有系统的报告;但是他的心情,却象一个监视学生背诵的塾师。”

国语辞典

塾师[ shú shī ]

⒈  旧日私塾中的教师。

《程乙本红楼梦·第九回》:「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

分字解释


※ "塾师"的意思解释、塾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

2、社会赌博之风、塾师家庭的出身、为师任教的人生经历、以及自身家庭教育问题,为李绿园创作《歧路灯》奠定基础。

3、花县的父老是淳朴厚道的,他们很快原谅了洪秀全捣毁孔子牌位的所作所为,继续让他担任村里的塾师

4、其情形与当时社会上设家塾聘请塾师的情况完全相同。

5、王塾师没好气的说:“我管教女儿,与你何干?你在这里作甚?难不成想坏了我家女儿贞节么?”。

6、哥,要是你能找到个塾师的职位贴补家用,那也很好。

7、县衙公差李氏小二名佑者四月初六作于家宴,族学塾师宋某不胜惶恐代笔。

8、大量塾师提高了素质,壮大了教师队伍;

9、是咱们雇的帮手,好比人家请你爹做塾师一样。

10、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

11、谋馆如鼠,得馆如虎,鄙主人而薄弟子者,塾师之无耻也。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人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金缨

12、余乃本村塾师,姓郭名田仁,其余都是小人家眷,本欲往山上逃难,不意冲撞了大驾,万请恕罪。

13、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塾师,提高塾师素质。

14、诗苟多改痛改,犹学童常遭塾师扑责,积威之下,易成钝儿.

15、刘建侯老伯为主讲文正书院的刘介臣先生之后裔,与昭阳大儒刘子吉先生为昆仲,任塾师时已誉满东皋,不幸年逾不惑后即溘逝。

16、受塾师影响,开始摹写兰竹与山水。

17、可惜迎头一棒,乡人并不认同基督教,还把他塾师的职位罢免。

18、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19、曾祖深谙军中黑幕,不愿祖父再蹈覆辙,于是聘请塾师,让祖父习文。

20、不过,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私塾”及其对“塾师”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相对失衡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