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shú

书塾


拼音shū shú
注音ㄕㄨ ㄕㄨˊ

繁体書塾

书塾

词语解释

书塾[ shū shú ]

⒈  私塾。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引证解释

⒈  家塾;私塾。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
叶圣陶 《西川集·春联儿》:“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

分字解释


※ "书塾"的意思解释、书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们几个在说什么呢?唐寅,一来就交头结耳,这可不是在家里,这是书塾,读书的地方!

2、这第一进的屋子,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者用作杂间,这里也叫外院。

3、俞伯伯这番说教,倒真像是书塾里的老学究。

4、再者家女溜出府去可是大忌,平常出府要么就是他府或皇宫大摆宴席,在要么就是有什么重大的事件,不然家女一般都在书塾上学,在府中刺绣。

5、恩,我早晨练武,哥哥在书塾回来,都是朗读,我也会读了一些!

6、来大人想必知道洛阳有座文竹书塾吧?

7、宁母所说的大伯,便是宁家村唯一的书塾先生,也是宁家人,是个落魄秀才,一直对宁无缺很照顾,宁无缺一身所学,全是宁风所教。

8、但乐于经文,毕竟是女子只能深居刘府闺阁之中,不能像那些男孩一般可以再结伴到书塾上学,是以平日里只能自娱自乐,并无知心好友,倒有些孤寂烦闷。

9、尤宜专设书塾,肄习俄国语言文字,预以储他日之用。

10、教育也被达达铁木提了出来,大力创办书塾,一切费用由郡府承担,郡府出资,在每个村庄建设一个小楼,由村庄自己出钱请一位教书先生,教育子女。

11、陋柯书塾门外,孔先生拦住道别的爷孙二人,语气不满道:“老臭虫,你这才来了多久啊?这么急得走干什么?不会是我喊了你两句‘老臭虫’,你就生气了吧?”。

12、这类如此神秘的东西,凌风是极为感兴趣的,但是师傅的书塾里并没有这类典籍。

13、47) 它原名书塾培训中心,是一家教育慈善机构,诚挚服务于想在出版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们。

14、之前他曾在广州一大官僚江孔殷家的书塾中任图画教师七年。

15、花渺渺的班主任是个中年男人叫胡国文,教的也是国文,很古板固执,就像是古代书塾的教书先生,满口的圣贤道德。

16、听着书塾先生的惨叫声,浪霸痛苦地喊了一声先生,悲极力壮,手起刀落,就砍翻了一个拦路的土匪。

17、在教育方面,阿拉伯帝国时期,有了书塾和小学出现,上课内容有古兰经,并包括算术、语法和诗歌;到了九世纪,清真寺数量众多,教育普及教广。

18、少年聪明灵慧,是书塾里最聪明的学童,十二岁时考取县城的童生,成为村里的骄傲,如今十六岁,已经有了考取秀才的资格。(造句 网)

19、但他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待在书塾门外听孩童们念书。

20、从此不复踏入仁途,在五夫里家居近旁,建起屏山书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