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罪俱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百科解释二罪俱罚,汉语成语,拼音èrzuìjùfá,意思指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出自《飞刀对箭》。
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例子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回:“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基础信息
拼音èr zuì jù fá
注音ㄦˋ ㄗㄨㄟˋ ㄐㄨˋ ㄈㄚˊ
繁体二辠俱罰
感情二罪俱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二罪并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胸怀大志(意思解释)
- 始乱终弃(意思解释)
- 大大小小(意思解释)
- 东拼西凑(意思解释)
-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意思解释)
- 难乎为情(意思解释)
- 黄人捧日(意思解释)
- 有犯无隐(意思解释)
- 一气浑成(意思解释)
- 尽思极心(意思解释)
- 为小失大(意思解释)
- 蜂拥而来(意思解释)
- 人文荟萃(意思解释)
- 纶音佛语(意思解释)
- 素不相识(意思解释)
- 嵬眼澒耳(意思解释)
- 长往远引(意思解释)
- 男耕妇织(意思解释)
- 剖玄析微(意思解释)
- 佛口圣心(意思解释)
- 不可言喻(意思解释)
- 箝口侧目(意思解释)
- 文臣武将(意思解释)
- 虾蟆抱桂(意思解释)
- 醇醇实实(意思解释)
- 跌家打事(意思解释)
- 群起攻之(意思解释)
- 任性妄为(意思解释)
※ 二罪俱罚的意思解释、二罪俱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雷厉风行 |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
如日中天 | 如同太阳运行到太空正当中。 |
软硬兼施 | 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
金丹换骨 |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
温故知新 |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
刁斗森严 | 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国富民安 |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事无三不成 | 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
以伪乱真 | 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
在所不惜 | 惜:吝惜。决不吝惜。 |
贩贱卖贵 | 同“买贱卖贵”。 |
德薄望浅 |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
奋发有为 |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
收离纠散 | 收集离散者。 |
攘袂引领 |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
华而失实 | 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
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水长船高 | 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
康哉之歌 | 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 |
各执所见 | 执:坚持。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奋发踔厉 |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荡产倾家 | 指丧失全部家产。 |
饰非文过 |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曾经沧桑 | 比喻曾经历过大世面,不把小事放在眼里。 |
罪恶渊薮 |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三十二天 | 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
懿范长存 |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
北窗之友 | 指亲密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