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及时雨 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
正经八百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紫袍玉带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盖世无双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世道浇漓 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三槐九棘 《周礼 秋官 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
兵连祸接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敌不可纵 对敌人不能放纵。
断梗飘蓬 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请骸骨 请:求。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无颠无倒 犹言颠颠倒倒。谓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只争旦夕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有名无实 光有虚名;并无事实。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抓破脸皮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闭目塞耳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石火风烛 比喻为时短暂。
燕足系诗 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让它传递给亲人。
船坚炮利 利:锋利。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商彝周鼎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不肯一世 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
斖斖不倦 意思是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也指说话、文章十分感人。
显处视月 比喻治学泛览而不精。
审势而行 见机:看时机,看情况。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感戴莫名 感戴:感恩戴德;莫名:说不出来。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