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有犯无隐有犯无隐的意思
yǒufànyǐn

有犯无隐



有犯无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详细解释

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一种事君之道。谓臣下宁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隐瞒。

《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唐刘禹锡《代请朝觐表》:“臣闻臣之事君,有犯无隐。恳诚所至,敢不罄陈。”《旧唐书·李逊传》:“事君之义,有犯无隐,陈诚启沃,不必择辰。”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凡遇政事,诸大臣或探圣意,噤齘不前,而公独抗声有犯无隐。”

有犯无隐[yǒufànwúyǐn]

有犯无隐[yǒufànwúyǐn]

    对上虽有冒犯,但仍勇于直谏,无所隐瞒。

    唐.严郢〈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諡议〉:「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百科解释有犯无隐,拼音yǒufànwúyǐn,指对上敢于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

    出处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例子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又闻: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fàn wú yǐn

    注音一ㄡˇ ㄈㄢˋ ㄨˊ 一ㄣˇ

    繁体有犯無隱

    感情有犯无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有犯无隐的意思解释、有犯无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形神不全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下里巴人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妖里妖气 形容女人装束奇特、举止轻狂而不正派。
空室清野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石投大海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生死攸关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雕虫小事 犹言雕虫小技。
你谦我让 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抱关击柝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愁眉苦目 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
旌旗蔽空 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支离拥肿 支离:分散。指分散的东西聚合在一起。
文抄公 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持论公允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凛如霜雪 同“凛若冰霜”。
蝉衫麟带 蝉衫: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麟带:有文采的衣带。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光明洞彻 明亮通透。
何所不有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重床迭屋 见“重床迭架”。
等身著作 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大公至正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磨墨濡毫 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花锦世界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与日俱新 伴随时间的推移新事物不断出现。
俯仰于人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诸若此类 同“诸如此类”。
有福共享 幸福来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