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罚不及嗣罚不及嗣的意思

罚不及嗣



罚不及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百科解释罚不及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fábùjísì。

出处《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基础信息

拼音fá bù jí sì

注音ㄈㄚˊ ㄅㄨˋ ㄐ一ˊ ㄙˋ

繁体罰不及嗣

感情罚不及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罚等。

近义词罚弗及嗣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罚不及嗣的意思解释、罚不及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革命反正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天下乌鸦一般黑 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
调停两用 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狂瞽之言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轻身下气 形容谦恭的态度。
不日不月 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举动荆棘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千载一合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
超尘拔俗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六趣轮回 见“六道轮回”。
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海说神聊 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
死而无怨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
大酺三日 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连理之木 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盈满之咎 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践墨随敌 践:依循,履行;墨:绳墨,计划;践墨:遵守规律;随敌:顺随敌情。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消释前嫌 消释:消除,解除;嫌:嫌怨,怨恨。消解了过去的仇怨。
鸿笔丽藻 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补漏订讹 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半身不摄 摄:引持。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富贵利达 犹言功名利禄。
刑马作誓 刑:杀。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约。
敦煌五龙 晋代敦煌人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
壁垒分明 壁垒:古代军营四周起防护作用的建筑物,泛指防御工事。分明:清楚,明白。比喻对立的双方界限划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