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浑然一体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影不离灯 影子离不开灯光。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比喻两者联系紧密。
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雨过天晴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独善其身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弹空说嘴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不得不尔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指东划西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硝烟弥漫 弥漫:充满。指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遮天盖地 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北窗高卧 比喻悠闲自得。
得道多助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博学洽闻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蝇攒蚁聚 比喻人众多杂沓,聚集一处。同“蝇飞蚁聚”。
寻枝摘叶 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颠扑不碎 颠:跌到;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王质烂柯 典故,常被用来表示“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渊思寂虑 深入而冷静的思考。
送死养生 意思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凌云意气 同“[[元龙豪气]]”。
睹貌献飧 观察面相,献上饭食。
斗柄指东 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指节气已到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