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ōng shān gāo wò
注音ㄉㄨㄥ ㄕㄢ ㄍㄠ ㄨㄛˋ
成语解释
东山高卧
繁体東山高臥
词性成语
⒈ 谓安然隐居。
⒈ 谓安然隐居。参见“东山”。
引唐 李白 《梁园吟》:“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元 王恽 《望海潮·为故相云叟公寿》词:“见 东山 高卧,一念苍生,谈笑金华,故事六合海波平。”
亦省作“东山卧”。 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学 东山 卧,参差老 谢安。”
元 关汉卿 《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 东山 卧,世态人情经歷多。”
⒈ 晋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仕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也作「高卧东山」。
引《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比喻隐居不仕。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什么谢安石东山高卧。」
1、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
2、谢安高卧东山二十余年,才赴征西将军桓温幕府作官,朝士们在新亭送别,中丞高菘趁着几分醉意,挖苦他说:卿(你)屡违朝命,高卧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