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

词语解释
东夏[ dōng xià ]
⒈ 古代泛指中国东部。
⒉ 金元之际的国名。金宣宗时,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国号大真,历史上亦称东真。后降元;复叛,称东夏。元太宗时灭于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泛指 中国 东部。
引《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孔 传:“正此东方华夏之国。 宋 在京师东。”
《后汉书·吴祐传》:“祐 每行园,常闻讽诵之音,奇而厚之,亦与为友,卒成儒宗,知名东夏。”
《周书·武帝纪下》:“东夏既平,王道初被, 齐 氏弊政,餘风未殄。”
清 侯方域 《赠倪荥阳序》:“友人 王君 侯服 者,东夏豪杰之士也。”
⒉ 金 元 之际的国名。 金宣宗 时, 蒲鲜万奴 据 辽东 自立,国号 大真,历史上亦称 东真。后降 元 ;复叛,称 东夏。元太宗 时灭于 元。参阅《元史·太祖纪》及《太宗纪》。
分字解释
※ "东夏"的意思解释、东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东辽和东夏建都于开原,证据却很充分。
2、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
3、大陆上有四国,各位东西南北——东夏,西岭,南邦,北华。
4、东夏辖地东滨日本海,西至今张广才岭,北抵东北流松花江,南约达今朝鲜咸镜南道。
5、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6、杜彦东夏南服,屡有战功,作镇朔垂,胡尘不起。
7、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8、大卫疆域,终为北齐,南郑,西戎,东夏,中唐五国所瓜分,五国秉持远交近攻的原则,相互掣肘,各有顾忌,形成了诸国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9、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相关词语
- dōng lín东林
- dōng běi东北
- dōng xuán东旋
- dōng pō东坡
- dōng xù东序
- yùn dōng dōng晕东东
- dōng yíng东瀛
- dōng xiāng东葙
- dōng xiāng东厢
- dōng jǐng东井
- gǔ dōng股东
- dōng hàn东汉
- dōng xiá东辖
- dōng yà东亚
- dōng bù东部
- ēn dōng恩东
- dōng lín东厸
- dōng huá东华
- dōng píng东平
- dōng dù东渡
- xià shuāng夏霜
- jiǔ xià九夏
- gòu xià构夏
- huá xià华夏
- xià zhōng夏中
- bàn xià半夏
- xià yù夏育
- xià shú夏熟
- guò xià过夏
- xià shǒu夏首
- dà xià大夏
- hán xià函夏
- xià zhòng夏种
- xià yuè夏禴
- gāi xià祴夏
- xià zhèng夏正
- shǒu xià首夏
- xià zhì夏至
- xià yún夏耘
- méi xià梅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