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ě

卧雪


拼音wò xuě
注音ㄨㄛˋ ㄒㄩㄝˇ

繁体臥雪

卧雪

词语解释

卧雪[ wò xuě ]

⒈  《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 李贤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餘。 洛阳 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 袁安 门,无有行路,谓 安 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 安 僵卧。问何以不出。

安 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又 三国 魏焦先 亦有“卧雪”故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 先 因露寝,遭冬雪大至, 先 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
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唐 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 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国语辞典

卧雪[ wò xuě ]

⒈  东汉袁安在大雪时僵卧家中,为洛阳县令出巡时所发现,问曰:「人皆出外行乞,你为何不出?」袁安回答:「大雪之间,人人皆饿,不宜求人。」县令遂因其贤而举为孝廉的故事。见《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唐·李贤·注。后用以比喻安贫廉节的操守。唐·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分字解释


※ "卧雪"的意思解释、卧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同时义卖的还有云南省青基会等单位主办的进藏马帮活动筹集的马甲等马帮用品,大益佛缘和卧雪眠霜等茶品。

2、回望历史风萧萧,倭寇狂魔犯我邦。人神共愤草木兵,白山黑水斗凶魔。抗日志士不畏难,枪林弹雨战犹酣。趴冰卧雪歼倭寇,戴月披星凯歌还。九一八纪念日,缅怀先烈,以史为鉴,勿忘国。

3、卧雪吞毡:苏武被匈奴幽禁,卧雪吞毡,坚贞不屈。是一位让人敬佩的民族英雄。 屈节辱命:向敌人屈服投降,简直是屈节辱命,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父老乡亲。

4、为了拍摄珠穆朗玛峰灿烂朝霞,他爬冰卧雪,挑战极限,拨动着几乎被冻僵的手指,怀着激动的心情,按下手中的快门键,拍下了无与伦比的高原之美。

5、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两套分别名为进藏马帮“卧雪眠霜”和“大益佛缘”的希望工程义卖茶被赠给了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6、卧雪吞毡:苏武被匈奴幽禁,卧雪吞毡,坚贞不屈。是一位让人敬佩的民族英雄。屈节辱命:向敌人屈服投降,简直是屈节辱命,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父老乡亲。

7、橄榄树那头的意大利号称他们就没杯具过,法老多如狗国王遍地走的埃及说他们不知道啥叫餐具,就连钻林卧雪的老毛子也吹自己没见过大茶几。

8、殿下小看为舅了,往年走南闯北,时常风餐露宿,抱冰卧雪,没有那么娇气。

9、卧雪吞毡 (wò xuě tūn zhān):原指汉代苏武被匈奴幽禁,睡在雪地里,吃毛毡,却坚贞不屈。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后用以比喻民族气节。 查看百科

10、当下,在近千耆宿高手面前,方卧雪指天誓日,沥血发誓,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查出真相,还‘江湖’同道一个公道。

11、从队列训练到轻武器训练,爬冰卧雪,艰苦备尝,3个月的新训实现了人生转变,我们从老百姓转变成为一名军人。

12、人生可能是冒雨一阵,避雨一时,卧雪一夜,有人雨中患病,风中迷失,雪中叹息,有人雨中成长,风中借刀,雪中名利飞扬!

13、但过去每一次背井离乡,都是逃亡之旅,都有不得已的颠沛流离,卧雪眠霜,苦痛卓绝,不知何处是福地。

14、当民警,爬冰卧雪,撇家舍业,为警清廉;

15、元人马致远有感于此,提笔写下名杂剧《汉宫秋》,内有“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八字,是“背井离乡”这一成语的滥觞。

16、难道我就愿意忍饥挨饿,爬冰卧雪,拼死拼活,忍受痛苦?难道我不愿意过纵马飞鹰的快乐日子?我是杀了很多人,但是我救了更多的人,我从不后悔,今后我还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