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í

智识


拼音zhì shí
注音ㄓˋ ㄕˊ

繁体智識

智识

词语解释

智识[ zhì shí ]

⒈  犹智力,识见。知识。

引证解释

⒈  犹智力,识见。

《韩非子·解老》:“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周书·齐炀王宪传》:“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
《明史·张祐传》:“祐 身长八尺,智识絶人。”

⒉  知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医术和虐刑,是都要生理学和解剖学智识的。”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以特定之时间,授以语法上系统的智识。”

国语辞典

智识[ zhì shì ]

⒈  智慧才识。

《宋史·卷四二一·李庭芝传》:「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

⒉  善友。

《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因此也绝戒荤膻,随僧茶饭。只多了几茎头发,却便是一个不剃头的大智识。」

分字解释


※ "智识"的意思解释、智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更多的案件,是需要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其专业性和智识性来解决。

2、在智识上,我的恩师彼德·伯格对我影响最大,他是我真正的导师。

3、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个现代化派,比较倾向于从国家的立场或智识阶级的立场来看这个社会,一点一滴地进步就好了。

4、瞿秋白斥之为“智识阶级式的武断的头脑”。

5、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你需在寻求智识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智识而求智识。周保松

6、就Ropeik个人来说,他的智识使他持续的去健身房并更加注意自己的体重--对他这样的年龄来说,超重是十分现实的风险。

7、当举子士人的时代过去之后,后起的“智识阶级”出自学校,已属另外一类。

8、但我从你眼中得到智识

9、可是我相信,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在智识的逻辑上你也许认为它不是那么的好,但是在行动和情感的逻辑上却永远无法像割除阑尾或者扁桃体那样,轻轻松松地一刀了之。周濂

10、但是,欧洲的精英阶层给了他们一个抽象的智识结构,称为欧盟。

11、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弥尔顿耗费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二十年时光,但他以自己无法超越的智识力量卓然不群于英国诗坛上。

12、当举子士人的时代过去之后,后起的“智识阶级”出自学校,已属另外一类。

13、晚明的智识阶级最会拌嘴,那时讲“良知”正是最时髦的名词,有人说良知即“赤子之心”,有人说良知像一张白纸,于是发生“良知赤白问题”。

14、从智识、道德和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一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15、且开心见诚,毫无隐蔽,阔达多大略,与高帝智识相同。

16、如果智慧进入了你的心,智识成了你的喜乐。

17、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

18、我愿意相信,学术界的品德与明星的价值之间,智识的思考与商业的考量之间,有一条醒目的界线。

19、在前线,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流血战斗;在后方,工农大众、智识界和产业界努力工作;海外爱国侨胞则踊跃输将,援助祖国抗战。

20、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学衡派强调智识阶级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