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hì

知事


拼音zhī shì
注音ㄓ ㄕˋ
词性名词


知事

词语解释

知事[ zhī shì ]

⒈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county magistr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⒉  通晓事理;懂事。

sensible;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事理;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夫人嫕》:“天子感悟,使中常侍掖庭令杂讯问,知事明审。引见, 嫕 对上泣涕,赏赐累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 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到底是老人家知事。”

⒉  主管事务。

《管子·戒》:“於国有所不知政,於家有所不知事,必则 朋 乎。”
尹知章 注:“若皆知之,则事钟於己,将不胜任而败。 朋 能有所不知,故可以移政。”

⒊  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 宋 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 明 清 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 民国 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郭沫若 《黑猫》六:“府县的知事那时都还是旧人,知府姓 李,是 云南 人,和城内一家姓 李 的豪绅认了同宗。”

⒋  官名。 明 清 时代的属官名。 明 清 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⒌  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本朝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而 宣和 三年禁称主字,改曰管勾院门,同管勾院门事,供养主作知事,庵主作住持。至 建炎 初,避御名,并改曰住持。”

国语辞典

知事[ zhī shì ]

⒈  晓事、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⒉  职官名。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为「县知事」。今改称为「县长」。

德语Gouverneur (S)​

分字解释


※ "知事"的意思解释、知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冯梦龙

2、村井知事曾提出出钱帮助他们重建被毁坏的家园,作为回报他们必须允许私人企业在宫城县的水域捕鱼。那份请愿书就是他们的回应。

3、嘉定县知事公署因武阿三把“寡妇”陆蒋氏诱拐到家中,意图通过让她再婚从中渔利,于1923年11月16日以营利略诱罪判处武阿三有期徒刑五年,剥夺公权终身。

4、针对出现的新威胁,日本维新会代理代表桥下彻26日晚表态称,“我们的想法大概与嘉田知事不一样,非常欢迎针对核电展开论战”。

5、尔骆氏,乃议徐盐运司知事职衔郭金榜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

6、赵东点点头,李知事要他提前来,是希望和他一起先定个基调,建立攻守同盟,这个他能理解;事情有些突然,但是还在他的预料之内。

7、东京都知事表示:“疫苗带来了一线希望,我们将能够在7月23日到8月8日期间畅享奥运会。”

8、人民网1月3日讯据共同社消息,消息人士今天透露,滋贺县知事嘉田由纪子计划近期辞去日本未来党党首一职。

9、山梨县知事横内正明反对冬季封山,因为职业登山者冬季也需要训练,而且封山会影响山上乡村旅店的生意。

10、不妄动,动必有道;不滥言,言必有理;不苟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做人要:知理、知事、知人、知情!

11、日本大阪府知事桥下彻日前宣布,到2009年3月,禁止当地公立中小学学生携带手机入校或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12、知事及其僚佐要发财,全靠经手钱粮捐派,办兵差和在民刑诉讼上颠倒敲诈这几件事,尤以后一件为经常可靠的财源。

13、于是知事及其僚佐们的荷包,只好空着。

14、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继诏示周祖。

1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16、应由财政部先行筹拨银二万元,交由该府尹,遴派妥员,会同各该知事,赶办急赈,务使实惠普沾,勿任流离失所。

17、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于是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

18、日本南部岛屿冲绳县知事表示,他将取消美军在冲绳建造新空军基地的许可。

19、书画之癖,往往沽祸,古今皆然,亦匹夫怀璧之义。见清・叶廷哪知事有凑巧,未到半月,这一夜公然回家的时候晚了,不便敲门打户,就从左边小门进去。

20、英国卫报称,“石原在下个月将参加东京都知事的第四次连任竞选,他收回他说过的话,并表达深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