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hì

知事


拼音zhī shì
注音ㄓ ㄕˋ
词性名词


知事

词语解释

知事[ zhī shì ]

⒈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county magistr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⒉  通晓事理;懂事。

sensible;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事理;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夫人嫕》:“天子感悟,使中常侍掖庭令杂讯问,知事明审。引见, 嫕 对上泣涕,赏赐累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 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到底是老人家知事。”

⒉  主管事务。

《管子·戒》:“於国有所不知政,於家有所不知事,必则 朋 乎。”
尹知章 注:“若皆知之,则事钟於己,将不胜任而败。 朋 能有所不知,故可以移政。”

⒊  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 宋 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 明 清 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 民国 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郭沫若 《黑猫》六:“府县的知事那时都还是旧人,知府姓 李,是 云南 人,和城内一家姓 李 的豪绅认了同宗。”

⒋  官名。 明 清 时代的属官名。 明 清 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⒌  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本朝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而 宣和 三年禁称主字,改曰管勾院门,同管勾院门事,供养主作知事,庵主作住持。至 建炎 初,避御名,并改曰住持。”

国语辞典

知事[ zhī shì ]

⒈  晓事、懂事。

《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⒉  职官名。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为「县知事」。今改称为「县长」。

德语Gouverneur (S)​

分字解释


※ "知事"的意思解释、知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一查之下,发现这轻薄无行之徒竟还是在魏阉旗下得势高张的卑鄙小人,心知事无善了。

2、后任陇州知事,甘肃省甘谷、金积、平罗、古浪、静宁等县县长及南京政府审计部视察专员。

3、然而最终的裁决还要取决于佐贺县知事古川康,预计7月中旬将会做出最后的裁定。

4、前边官轿里出来的那个人,头戴素金顶子,五蟒四爪袍,外套圆领对襟平袖练雀补服,走路沉稳,神态端凝,是莱州府知事陈文伟。

5、知事及其僚佐要发财,全靠经手钱粮捐派,办兵差和在民刑诉讼上颠倒敲诈这几件事,尤以后一件为经常可靠的财源。

6、石原知事很快便就此道歉。

7、辛亥革命后,王子余出任第一任嵊县知事,因经费无着,周桂珍曾将自己的嫁奁首饰让王子余变卖,抵充公用。

8、针对出现的新威胁,日本维新会代理代表桥下彻26日晚表态称,“我们的想法大概与嘉田知事不一样,非常欢迎针对核电展开论战”。

9、广东省与京畿道交往最早始于1996年1月,韩国京畿道知事李仁济通过我驻韩国大使张庭廷表示,京畿道愿和广东省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0、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11、中新网1月3日电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滋贺县知事嘉田由纪子计划近期辞去日本未来党党首一职。

12、温州军政分府成立,任教育部副部长,1912年任长林场盐事长,先后任遂安县知事、福建泰宁县知事、宁德县知事,一生清贫自守,廉洁可风。

13、日本南部岛屿冲绳县知事表示,他将取消美军在冲绳建造新空军基地的许可。

14、湖南的司法制度,还是知事兼理司法,承审员助知事审案。

1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16、英国卫报称,“石原在下个月将参加东京都知事的第四次连任竞选,他收回他说过的话,并表达深深的歉意。”。

17、尤其是翁长知事积极推动肖像展之举,亦可解读为他对自己琉球人的身份引以为傲,并将这种自我意识投射到了这场21位人物的肖像画展之中。

18、对作者的履历,笔者主要截止作者到任汪清县知事为止,体现了作者到任之前生平的完整性。

19、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

20、日本大阪府知事桥下彻日前宣布,到2009年3月,禁止当地公立中小学学生携带手机入校或在校园内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