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yán

执言


拼音zhí yán
注音ㄓˊ ㄧㄢˊ

繁体執言

执言

词语解释

执言[ zhí yán ]

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例如执言守事,无所违禁。

英文make positive assertions;

引证解释

执言[ zhí yán ]

1.拿出主张;建白。

例证《易 · 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
孔颖达 疏:“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
唐 · 吴兢 《贞观政要 · 政体》:“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2.谓坚持自己的话,不改口。

例证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折狱》:“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执言甚坚。公乃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

3.借口。

例证《金史 · 叛臣传 · 张觉》:“及 金 · 人伐 宋,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

分字解释


※ "执言"的意思解释、执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执言一把抢过东西一闪身没影了。

2、那女长老倒是仗义执言,不知后事结果如何?

3、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

4、随后,基督教会也仗义执言,主张仁爱和平,摒弃仇视恶念,遵行助人恕人之圣洁。

5、好样的小伙子,你不仅能替我们公安机关勇擒恶性嫌疑人,还能为底层的弱势群体仗义执言,明天的市委常委会我就提出倡议,在全市掀起向你学习的活动。

6、实践着救死扶伤的箴言,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实践着可爱可亲的执言,实践着战胜病魔的信念,在护士节这天,为你献上我的祝言,祝你幸福康健!

7、传说,他原是四川籍进士李元溥,因秉公执法,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贵,辞官隐居于闽南深山古刹。

8、“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9、你无辜,你早干嘛去了,什么都知道也不仗义执言,先为你不仁;在那看着我出丑也不挺身而出,后为你不义。

10、时机到仗义执言,观音出名驼授首。

11、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12、仗义执言持真理,科学求实毋自欺。

13、她说,人们必须首先克服害怕仗义执言的恐惧,才能争取其它重要的自由权利。

14、第一,正在苦恼的名誉,大多无足轻重。第二,真正重大的名誉,自己无能为力。第三,一旦名誉受诬,基本不要在意。第四,更高一层修炼,排除“名执”“我执”。第五,面对他人受诬,应该仗义执言

15、爱卿敢于仗义执言,说明爱卿胸怀坦荡,朕很欣慰。

16、他性情耿直,总爱仗义执言

17、个人的勇敢执言仍不鲜见。虽然享有远较昔日充分的自由,俄罗斯知识分子仍显缄默。

18、好样的小伙子,你不仅能替我们公安机关勇擒恶性嫌疑人,还能为底层的弱势群体仗义执言,明天的市委常委会我就提出倡议,在全市掀起向你学习的活动。造句 网

19、但是,对他们来说,要在当时为沦陷区的电影和影人仗义执言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觉得沦陷区的影人不清白。

20、仗义执言”不要写为“仗义直言”;“万古流芳”不要写为“万古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