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yán

直言


拼音zhí yán
注音ㄓˊ 一ㄢˊ


直言

词语解释

直言[ zhí yán ]

⒈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

恕我直言。

blow off; speak bluntly;

引证解释

⒈  正直、耿直的话。

《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荀子·解蔽》:“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邇而君子远矣。”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⒉  直率地说;说实话。

《左传·成公十五年》:“初, 伯宗 每朝,其妻必戒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
《史记·张丞相列传》:“昌 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 魏徵 得直言。妾幸备后宫,安敢不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今属吏见长官,多囁嚅逡巡,拘守仪节,公独於皇华公讌之座,侃侃直言,靡所避忌。”
茅盾 《色盲》一:“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点头,正好象是有良心的医生不得不直言病人已经无望时候的那个点头。”

⒊  直言敢谏。 汉 晋 察举科目名。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平帝 元始 元年,日食,又詔公卿举敦朴直言。”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夏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詔公卿举直言。”
清 陈鳣 《对策》卷五:“晋 武帝 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

国语辞典

直言[ zhí yán ]

⒈  直陈其事而不加隐瞒。

《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文选·贾谊·过秦论》:「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

讳言 婉言

⒉  正直不阿的言论。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

英语to speak forthrightly, to talk bluntly

德语offenherzig sprechen (V)​

法语parler sans détour

分字解释


※ "直言"的意思解释、直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礼貌对直言:像丝绸一样光滑或沙纸一样粗砺。

2、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3、恕我直言,他未免聪明过头了。

4、我的回答完全是坦坦荡荡,直言无隐。

5、他的性格直言不讳、热情奔放、活泼天真。

6、这嘛,恕我直言,将不外是 老调重弹 罢了

7、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民谚

8、她对该计划的批评直言不讳。

9、抗议者人数不多但敢于直言

10、杜鹰直言相告:我国现在的水价改革还不到位。

11、古代,忠臣往往因为直言规谏君王而遭受处罚。

12、茶商基本上都这么直言相告记者。

13、戊申,以雨泽愆期,谕内外臣工直言阙失。

14、请坦率直言你的意见。

15、恕我直言,弗朗基,我觉得她不是个十足的淑女。

16、他说话旁敲侧击,根本不会直言不违。

17、他直言无隐地向学生提出忠告.

18、直言,国之良药;直言之人,国之良医。唐甄

19、老师直言不讳的处事作风,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

20、你可以直言正论地指责我,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