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zhōng

执中


拼音zhí zhōng
注音ㄓˊ ㄓㄨㄥ

繁体執中

执中

词语解释

执中[ zhí zhōng ]

公平适中,不偏不倚。

例如执中之说。

英文impartial;

引证解释

执中[ zhí zhōng ]

1.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

例证《书 · 大禹谟》:“维精维一,允执厥中。”
《孟子 · 尽心上》:“子莫 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赵岐 注:“执中和近圣人之道。”
汉 · 刘向 《说苑 · 修文》:“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
宋 · 朱熹 《中庸章句序》:“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

2.持平;不偏不倚。

例证《韩诗外传》卷二:“听狱执中者 皋陶 也。”

国语辞典

执中[ zhí zhōng ]

语本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例证《尚书 · 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分字解释


※ "执中"的意思解释、执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2、此人“妬贤能,树党与,窃弄威权,自作威福”(《金史》卷106,《术虎高琪传》),与纥石烈执中属一路货色。

3、那么在东西方五教创立兴起后,佛家说万法归一、道家说抱元守一、儒家说执中精一、耶教说默祷亲一、回教说清真返一。

4、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5、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6、据称,朱执中督课极严,谆谆善诱,在当地享有很高声誉,门生已达数百人。

7、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8、于是,他时而纵谈“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奇,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的《中国文化之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中国观;

9、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10、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

11、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12、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13、不要以为爱是粉红色的,它是血红色的!黄执中

14、“执中无权,欲执一也”,保持中庸而不知权变,就是执于一端。

15、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的是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不偏不倚”、“中行”、“适中”和“执中”。

16、吉安府守将刘一鹏、李士元率部归附金声桓,饶州守将潘永禧,袁州守将汤执中、盖遇时也据城反正。

17、“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的是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不偏不倚”、“中行”、“适中”和“执中”。

18、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19、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故办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

20、“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