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士卒


拼音shì zú
注音ㄕˋ ㄗㄨˊ
词性名词

士卒

词语解释

士卒[ shì zú ]

⒈  旧称士兵。

身先士卒。

soldiers;

引证解释

⒈  甲士和步卒。后泛指士兵。

《管子·立政》:“兼爱之説胜,则士卒不战。”
《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大帅因为办过军务,与士卒同过甘苦,所以除了这班戈什哈之外,无论何等兵丁的説话,都信是真的。”

国语辞典

士卒[ shì zú ]

⒈  兵士。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英语soldier, private (army)​

德语Soldaten (S, Mil)​

分字解释


※ "士卒"的意思解释、士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

2、冲锋号响起,王团长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3、每当接受重大任务,我们工厂的领导总是身先士卒,经常坚持在生产第一线。

4、大人,这一战,我必当身先士卒,如不胜,则不回!

5、今若临难苟免,岂有面目对战死士卒哉!

6、这时侯,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

7、而且从收服谢运祥那一战中,作为老大的楚箫身先士卒

8、魏王珪夜部分诸将,掩覆燕军,士卒衔枚束马口潜进。

9、吕文德身先士卒,攻断桥梁,蜀道已通,诚可嘉尚。

10、, 不过他军中士卒难免要埋怨朕为小人蔽目,赏得不公。

11、我军士卒焚毁弃掷无多余财物,并不是厌恶财物;不怕牺牲生命,并不是憎恶寿命。

12、每次义务劳动,校长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13、越接近大帐,蒙军士卒的密度越高,虽然多数士卒武艺低微、却胜在人多,层层的人浪扑将上来,几乎杀不胜杀。

14、先臣率先士卒,身被两枪,犹乘胜逐北。

15、士卒论,士卒为上,同变化之道,明决断之策,当战无不胜!

16、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17、士卒不混乱,纪律就严明了。

18、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率800人突围逃至东城自刭而死。

19、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20、因为孙岩的身先士卒,更是平添了虎威军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