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族

词语解释
十族[ shí zú ]
⒈ 明·燕王·朱棣夺取建文帝政权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
引证解释
⒈ 明 燕王 朱棣 夺取 建文帝 政权后,命 方孝孺 起草即位诏书。 方 坚不从命,被灭十族。十族,九族之外,并及朋友门生。
引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文皇 大声曰:‘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孝孺 曰:‘便十族奈我何!’ 文皇 大怒……大收其朋友门生。”
清 赵翼 《金川门怀古》诗:“从亡芒屩千山险,駢戮欧刀十族空。”
清 倪瑞璿 《樊大舅客金陵有诗吊方正学先生墓予次其韵》:“碧血一区埋十族,青山千古护孤坟。”
国语辞典
十族[ shí zú ]
⒈ 明朝燕王朱棣入南京,建文帝自焚死。棣即位,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孝孺耻其所为,拒不肯起草,被诛十族。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八·壬午殉难》。后于宗亲九族外加入门人一族,称为「十族」。
分字解释
※ "十族"的意思解释、十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苍木大帝一听眼前这位十族高手想要自己的命,立刻大惊失色道:“只要前辈愿意放过我一马!前辈要什么我都给!”。
2、他们是把我当死士用啊,这次估计是有去无回了,忽悠朱棣的下场可想而知,想想以前读过的历史上的‘株十族’和‘瓜蔓抄’吧。
3、诛十族,瓜蔓抄,设厂卫……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4、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5、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说,“夷十族”之说很不恰当,历史上汉朝法律最重,也不过是“夷三族”,即父党、母党、妻党。
6、方孝孺因为不肯写即位诏书,除被诛灭九族外,连带朋友、门生一起被杀,前后牵连人数达到八百七十三人,成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诛灭十族”。
7、高山族当中又依生息方式和地点的不同,被分为十族,即赛夏族,泰雅族,邵族,曹族,布农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和住在兰屿岛上的雅美族,以及我从幼小接触的阿眉族。杨牧
8、史家多以曲笔记述方孝孺的“十族”殉难事件,史料中也存在着以讹传讹的现象。
9、这诗在赞叹疾风劲草、百折不移的黄子澄,针砭鼎镬臣僚、株连十族的朱棣的同时,还对黄子澄参与这场斗争的得失作了评价。
10、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
11、法尔胜大酒店文化客房是以五洲十族一家人为特有的文化主题,来体现打造酒店的风格和装饰艺术。
相关词语
- shí shàng十上
- shí zhōu十洲
- shí zhǐ十指
- shí shǐ十史
- shí mǔ十母
- shí gàn十干
- shí kē十科
- shí jǐn十紧
- shí zǐ十子
- shí zhòng十重
- shí qī十七
- shí bèi十辈
- shí jiè十诫
- shí mó十魔
- shí hào十号
- shí zhàn shí shèng十战十胜
- shí jǐn十锦
- shí qiān十千
- shí jiān十尖
- shí jì十纪
- huì zú汇族
- fù zú覆族
- pīn zú拼族
- chāng zú昌族
- wǎ zú佤族
- fān zú番族
- fáng zú房族
- dǐng zú鼎族
- mù zú穆族
- guān zú冠族
- mán zú蛮族
- zú zhǎng族长
- fù zú副族
- guàn zú贯族
- gōng zú公族
- huá zú华族
- jǔ zú举族
- jiù zú救族
- huáng zú黄族
- zàng zú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