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shì

朝士


拼音cháo shì
注音ㄔㄠˊ ㄕˋ

朝士

词语解释

朝士[ cháo shì ]

⒈  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

⒉  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

⒉  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汉 陆贾 《新语·怀虑》:“战士不耕,朝士不商,邪不奸直,圆不乱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唐 张九龄 《劾牛仙客疏》:“昔 韩信 淮阴 一壮夫,羞与 絳 灌 为伍。陛下必用 仙客,朝士所鄙,臣实耻之。”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蓟门 朝士多狐鼠,旧日鬚眉化儿女。”
阿英 《明朝的笑话》十一:“长沙 有朝士某还乡时,意气满盈,宾至,鼓吹喧阗,极铺张之能事。”

国语辞典

朝士[ cháo shì ]

⒈  职官名。掌建邦、外朝、官次和刑狱等事。

⒉  泛称朝廷中所有官员。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分字解释


※ "朝士"的意思解释、朝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初,德宗多猜忌,朝士有相过从者,金吾皆伺察以闻,宰相不敢私第见客,度奏:“今寇盗未平,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议”。

2、这副将所说之话周清羽怎能不懂,可北门告破,宁王朝士气大减,若自己不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的话,宁王朝此役必败无疑。

3、孝武檄至,劭自谓素习武事,谓朝士曰:卿等助我理文书,勿厝意戎阵。

4、免役之愈于差役也,当温公之时,朝士已群争之,不但安石之党也。

5、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

6、《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7、事已难为陵化谷,棋犹不定鹳为鹅;书生慷慨空挥涕,朝士从容尚议和。

8、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无施及忤旨,即度为台官。

9、贞元朝士曾陪坐,一梦华胥四十秋”等句。

10、谢安高卧东山二十余年,才赴征西将军桓温幕府作官,朝士们在新亭送别,中丞高菘趁着几分醉意,挖苦他说:卿(你)屡违朝命,高卧东山。

11、武平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12、方今朝士山积,髦俊成群,犹鳞介之潜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邓林,游禽逝不为之鲜,浮鲂臻不为之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