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衣

词语解释
戎衣[ róng yī ]
⒈ 军服、战衣。
英military uniform;
引证解释
⒈ 军服,战衣。
引《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 紂。”
一说谓用兵伐 殷。《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郑玄 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 人言殷声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边声乱羌笛,朔风捲戎衣。”
明 徐渭 《龛山凯歌》之一:“县尉卑官禄米微,教辞黄綬着戎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慎其小时则军出万全,俟其大时则一戎衣而成帝业。”
⒉ 指军旅之事;兵事。
引唐 李涉 《送孙尧夫赴举》诗:“自説 轩皇 息战威,万方无復事戎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庚戌广州新军举义记·黄士龙之调处与旗兵之激变》:“水提督 李準 主张劝諭归营了事,倘新军不允,则惟有以戎衣相见。”
国语辞典
戎衣[ róng yī ]
⒈ 军服。
引《书经·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幸时来得成功业,著锦衣脱去戎衣。」
近戎服
英语military uniform
分字解释
※ "戎衣"的意思解释、戎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身着红色戎衣的绝艳女人持着长矛,男人勉强对她笑了笑,说道:“到了这种地步,只能委屈你了。
2、戎衣担起的是社稷,钢枪守卫的是和平。
3、冷雨飘飞戎衣透铁甲斜摇蛟龙游。
4、相携红袖非春意,满座戎衣甚霸图。
5、卢沟桥畔的勋章与雕塑,缅怀的是这场救亡图存伟大斗争中无数的奉献者、殉难者,记取的更是这一段“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历史。
6、该俑俑头戴尖顶盔帽,仅露脸部,上身肩甲戎衣,下着战裙,长靴踏蹬,左手作牵缰状,右手置于腹前;马亦披甲,背部还设有鞍,呈现出上战场的场面。
7、湖北新军身躯精壮、戎衣整齐、军械精良,马步、、枪炮各兵种技艺娴熟,攻防战术运用得当。
8、绿颜色的戎衣使银幕天然形成为了色调。
9、保存较好的是一件形制独特的彩绘骑甲马俑,有些许色彩,头戴尖顶盔帽,上身肩甲戎衣,长靴踏蹬,左手牵韁状,右手置于腹前。
10、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11、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12、•吼叫的枪弹会攫取兵士的生命,然则夺不去兵士的崇奉,晃眼的钢刀刮得失落戎衣上的徽章,却磨不失落铭肌镂骨的恋爱。
13、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替,今日告功成。
14、相携红袖非春意,满车戎衣甚霸图。
15、马悍立即向马夫打了个唿哨,接过小石子抛来的戎衣,匆匆着衣而去。
16、又新创御弹戎衣(格致家新制一物,以之制成衣裳可以御弹,冲锋陷阵亦可无伤云)、机器兵。
17、但守孝之中,每天仍有很多穿军装的人不断催请,他们在第三天不得不强忍悲痛,退下孝服,重披戎衣。
18、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19、辞乡背井着戎衣,涉水梯山任骋驰。
20、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中国人终于有了“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觉醒。
相关词语
- róng lù戎路
- kuī róng窥戎
- róng jiǎ戎甲
- píng róng平戎
- ā róng阿戎
- jí róng籍戎
- dà róng大戎
- bǎi róng百戎
- bā róng八戎
- róng jié戎捷
- róng pèi戎辔
- běi róng北戎
- róng hào戎号
- róng chǎng戎场
- róng mù戎幕
- róng jié戎节
- róng qí戎旗
- fēng róng封戎
- róng shì戎士
- róng bèi戎备
- chǎng yī厂衣
- biān yī边衣
- cháo yī朝衣
- fǎn yī反衣
- shàng yī上衣
- bǎo yī宝衣
- chē yī车衣
- cāo yī操衣
- chén yī晨衣
- má yī麻衣
- chán yī蝉衣
- bāo yī胞衣
- chèn yī衬衣
- yī shang衣裳
- bāo yī包衣
- bàn yī半衣
- chuí yī垂衣
- yī jǐn jiǒng yī衣锦褧衣
- chūn yī春衣
- bù yī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