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óng yí
注音ㄖㄨㄥˊ 一ˊ
⒈ 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数民族。谓艰险不宁。
⒈ 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数民族。
引《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若不远仗天威力, 河 湟 必恐陷戎夷。”
明 李贽 《覆梅客生书》:“士民仰 盖公 之卧治,戎夷赖 李牧 之在边。”
⒉ 谓艰险不宁。
引《三国志·蜀志·许靖传》:“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駑怯偷生,自窜蛮貉。”
1、齐桓公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兼并,戎夷蛮狄侵入中原。
2、褚遂良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先华夏而后夷狄”、“畏威慕德”和“以信义而抚戎夷”等三大部分所构成。
3、在整个先秦时期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戎夷蛮狄诸多部族,无论就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还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