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

词语解释
衣裳[ yī shang ]
⒈ 衣服的通称。
例身上衣裳。——唐·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英clothing;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引《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
《陈书·沉众传》:“其自奉养甚薄,每於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妇衣》:“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 越 人服青为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不肯涂红抹粉,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
⒉ 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
引《易·繫辞下》:“黄帝、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讼》:“天之德室,温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恶不起。”
⒊ 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
引《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史·任昉传》:“於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輜軿击轊,坐客恒满。”
清 朱焘 《北窗呓语》:“衣裳之位置济济可观。”
⒋ 借指中国。参见“中国”。
引汉 扬雄 《法言·孝至》:“朱厓 之絶, 捐之 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后汉书·杨终传》:“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 光武 絶 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李贤 注:“衣裳,谓中国也。”
国语辞典
衣裳[ yī shang ]
⒈ 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
引《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红楼梦·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近衣服 衣著
英语clothes
德语Dressing (S), Garderobe, Kleider (S)
法语vêtements, habits
分字解释
※ "衣裳"的意思解释、衣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希尔玛的衣箱里装满了新衣裳.
2、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3、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4、只是我胸中这颗心合适的衣裳。
5、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工藏,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秋风凉,甚凄凉,枝儿晃,叶儿黄,万紫千红都只剩下这衰柳枯杨。莫妄想,添衣裳,保健康!
6、他上楼换了干净的衣裳。
7、当下,整整衣裳,行了礼节,佯装不知道。
8、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0、, 春风吹绿江南岸。春姑娘为万物披上色彩斑斓的外衣,小草穿上了绿衣裳,花儿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而杜鹃花则穿上了红中透粉的衣裳,看它开得多灿烂啊!像燃烧的火焰,如喷雾的红霞,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11、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纳兰容若
12、他们帮助居民缝补和洗衣裳。
13、这件衣裳缝个按扣儿最合适了.
14、云想衣裳花想容。
15、儿子穿上新买的黄色小衣裳。
16、茄子也成熟了,穿上了紫色的衣裳。
17、他作细麻衣裳出卖。又将腰带卖与商家。
18、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19、我妈妈接洗衣裳活来帮补家用。
20、毛毛雨湿透衣裳,杯杯洒喝垮家当。
相关词语
- cái yī裁衣
- chūn yī春衣
- fù yī复衣
- bāo yī包衣
- cháng yī肠衣
- bù yī布衣
- qīng yī青衣
- huáng yī黄衣
- è yī恶衣
- dìng yī定衣
- fó yī佛衣
- máo yī毛衣
- cǎi yī采衣
- ní yī霓衣
- cuì yī翠衣
- bān yī颁衣
- yī jǐn jiǒng yī衣锦褧衣
- cǎi yī彩衣
- chǎng yī厂衣
- chù yī触衣
- wéi cháng韦裳
- duàn cháng断裳
- wéi cháng帏裳
- zá cháng杂裳
- jiān cháng兼裳
- chuí cháng ér zhì垂裳而治
- xuān cháng轩裳
- yī shang衣裳
- xiào yī shang孝衣裳
- wéi cháng帷裳
- zhū cháng朱裳
- yǐ cháng蚁裳
- xià cháng下裳
- jià yī shang嫁衣裳
- zhēng cháng征裳
- huài shang wéi kù坏裳为裤
- yuè cháng越裳
- cháng yī裳衣
- fèng cháng yī奉裳衣
- xiù cháng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