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


拼音bù yī
注音ㄅㄨˋ 一
词性名词


布衣

词语解释

布衣[ bù yī ]

⒈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clothes made of cloth;

⒉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引证解释

⒈  布制的衣服。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
《后汉书·礼仪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幘。”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翠 ﹞又製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著布素,闭门念佛。”

⒉  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餘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庆历 中,有布衣 毕昇,又为活板。”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因此上错认了风尘一布衣。”

国语辞典

布衣[ bù yī ]

⒈  布制的衣服。

《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又制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著布素,闭门念佛。」

⒉  平民。

《韩非子·五蠹》:「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

平民

英语plain cotton clothing, (literary)​ the common people

法语vêtements en coton uni, les gens du commun (litt.)​

分字解释


※ "布衣"的意思解释、布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将相乏术误社稷,布衣三鼓定乾坤。

2、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3、身衣布衣,木绵皁帐,一冠三载,一衾二年,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曳地。

4、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

5、看看,现在竟又插上来了一个布衣

6、布衣韦带,弱年所安,箪食瓢饮,不觉不乐。

7、古时的天子王侯、文人墨客、布衣百姓,都随着历史谢幕,做了戏中人物。

8、布衣暖,菜根香,恬淡平静的百姓日子是最值得珍贵,最舒服养人的。叶广芩

9、霍弋一脚踹开霍布衣,力道极大,霍布衣如山般的身材倒地滚了去,撞翻了一处檑木。

10、唾骂兀术,视死如归,岂知其自为布衣时,所立已卓然矣。

11、大汉一拍巴掌,“不过布衣太过寻常,要叫萧富贵岂不是更好?”。

12、宋齐丘,先帝布衣之交,今弃之草莱,不厌众心。

13、虔诚的男人对险恶的布衣生动的描述他与其老婆的密切(干系)半信半疑。

14、不过,先生在夹进来发表高论时,应该先看看清楚我和布衣在争论什么。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布衣亦敢傲王侯。

16、她以前一直称萧布衣为萧兄,很少以西梁王称呼,萧布衣听到,并不直接应允,只道:你且说来听听。

17、走在最后的两个穿布衣长衫的老人,是鼎鼎有名的委员呢,报上常有他们的照片。

18、这位楚国上蔡的布衣,早年师从大儒荀况,学问功底扎实。

19、开民气之先者,不在布衣而在官,小大由之。

20、芒羅布衣,我经手这么多款项,从来没有私自挪用过一分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