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


拼音má yī
注音ㄇㄚˊ 一

麻衣

词语解释

麻衣[ má yī ]

⒈  粗麻布做成的衣服,也用作孝衣。

gunny clothes; hemp mourning garment;

引证解释

⒈  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参见“深衣”。

《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閲,麻衣如雪。”
郑玄 笺:“麻衣,深衣。诸侯之朝,朝服;朝夕则深衣也。”

⒉  古时丧服。

《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
郑玄 注:“谓之麻者,纯用布,无采饰也。”
唐 王建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诗:“汉 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刘白羽 《英雄城--平壤》:“有一次,在一个农民热诚者大会上,有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他穿戴了麻衣麻帽到会场上来,他说:‘同志们,我的麻衣是为了我们那里被 美国 兵杀死的一百一十七个女人穿的。’”

⒊  麻布衣。古时平民所穿。

唐 杜甫 《前苦寒行》:“楚 人四时皆麻衣, 楚 天万里无晶辉。”
宋 谢翱 《青篛亭》诗:“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清 阎尔梅 《燕赵杂吟》:“麻衣桃杖出都门, 燕 赵 风光细讨论。”

⒋  旧时举子所穿的麻织物衣服。

唐 李贺 《野歌》:“麻衣黑肥衝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王琦 汇解:“唐 时举子皆着麻衣,盖苧葛之类。”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

⒌  借指应试举子。

唐 韩偓 《及第过堂日作》诗:“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謁相庭。”

⒍  见“麻衣相法”。

国语辞典

麻衣[ má yī ]

⒈  麻布制作的衣服,为古代的朝服。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⒉  称丧服中的斩衰、齐衰。

《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英语hemp garment

分字解释


※ "麻衣"的意思解释、麻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给他穿上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

2、麻衣妇人马上接过,脸上全是欣喜如狂,仿佛这张泛黄在纸张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

3、在天上的众军、骑著白马、穿著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

4、码头上不仅有粗布麻衣的民夫还有数不清的商贾,有汉人也有胡人甚至还有大食人,已经初步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气魄。

5、阶梯下,还有一个麻衣人,却戴着草笠,看不清面貌。

6、来人一把撕开脸上的人皮面具,眨眼间的工夫,那原本平凡无奇的脸庞,瞬间变得丰神俊逸,雅人深致!尽管一身粗布麻衣,却丝毫无损他气宇轩昂的气质。

7、麻衣男子牵着马,绕着山路缓步前行,记得那年离家时这条路还是用黄土积余而成,每逢下雨便会泥泞不堪,而如今已经铺上了青石板,平坦又整洁。

8、他吩咐那穿细麻衣的人说,要从旋转的轮内基路伯中间取火。那人就进去站在一个轮子旁边。

9、华容立刻让队伍准备迎接,很快对方就到近处,只见领头的一头青牛上面坐着一个麻衣女子,披发左衽涂额赤足,双耳悬环,手腕足踝皆佩镯。

10、内中有一人身穿细麻衣,腰间带着墨盒子.

11、有的一袭青衫布袍,有的短褐麻衣,有的锦衣玉袍,猜得出,其中有那官府子弟,有读书的士子,也有引车卖浆者流。

12、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

13、仓木麻衣为了保证每一位购票歌迷都能从头到尾欣赏日本“天后级”歌手仓木麻衣的精彩表演,昨晚仓木麻衣的上海个唱比门票上的时间推迟了近1小时。

14、天上的军队也乘着白马,穿著洁白的细麻衣跟随着他.

15、糟糕或者美好永远都是相对的,爱你时你再糟糕他都视你为奇珍异宝,不爱你时你再美好他都弃如敝履。鲍鱼鱼翅可能输给臭豆腐,布衣麻衣可能赢过绫罗绸缎,原因就在这里。幸运的人是刚巧爱上视他为珍宝的人,不幸的人是紧紧拽着将她视作敝履的人不愿放手。微酸袅袅

16、凤轻尘身上的尊贵之气,就和九叔一样,浑然天成,哪怕是粗布麻衣,也掩饰不了。阿彩

17、在那船上,有一家三口,荆布麻衣,两男一女,两大一小。

18、酒摊后面有个麻衣褐裤的老酒鬼倚在树上,一顶笠帽搭在鼻上,少年揭开一看,果然有一颗酒糟鼻。

19、陆楷身着一套简单的麻衣草履,腰间挂着一块巴掌大小的黑玉佩,穿过莽莽树林,茵茵牧草,却见茅篱竹舍一间。

20、仓木麻衣一下飞机就学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