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记言


拼音jì yán
注音ㄐ一ˋ 一ㄢˊ

繁体記言

记言

词语解释

记言[ jì yán ]

⒈  记录言论。

引证解释

⒈  记录言论。

《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记言省曰字例》:“凡记言用‘曰’,此通例也;然古书中多有不用‘曰’字者。”

分字解释


※ "记言"的意思解释、记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史官是一个官职,按照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讲法,古时候天子左边一个史官记言,右边一个史官记事。

2、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以此庸虚,屡动神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齐镳骥騄,比翼鹓鸿,整缃素于凤池,记言动于麟阁,参谒宰辅,造请群公,厚礼殊恩,增荣改价,其幸三也。

4、这些佛珠有些是我出家前在商场购置的佛珠,有些是我画幅画给人记言,人家给的佛珠。

5、革命创制,竹素之道稍彰,纪事记言,笔墨之官渐著。

6、,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7、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记言、记事、记行,归根到底是记人。

8、因此,记言记行并举,大节细节并重,是他这部传记的又一特色。

9、唐代长安西市的太衣行“记言反说,不可解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