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史记


拼音shǐ jì
注音ㄕˇ ㄐ一ˋ

繁体史記
词性名词

史记

词语解释

史记[ shǐ jì ]

⒈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引证解释

⒈  记载历史的书。

《书序》:“约史记而修《春秋》。”
《史记·周本纪》:“周太史 伯阳 读史记曰:‘ 周 亡矣。’”
张守节 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者, 鲁 史记之名也。”
宋 曾巩 《李清臣等转官制》:“然史记册书,国家之典……传之万世,宜有论次。”

⒉  后用以专称《太史公书》,遂成为书名。

国语辞典

史记[ shǐ jì ]

⒈  古时史书的通称。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⒉  书名。汉朝司马迁撰。一百三十卷。起自黄帝,讫汉武帝,分为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为二十四史之一,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南朝宋裴骃作集解,唐司马贞作索隐,张守节作正义。

英语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by 司馬遷|司马迁[Si1 ma3 Qian1], first of the 24 dynastic histories 二十四史[Er4 shi2 si4 Shi3]

德语Shiji (Eig, Werk, Autor: Sima Qian)​

法语Shiji

分字解释


※ "史记"的意思解释、史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正如司马迁形容《史记》,可藏诸名山五百年,等待后人的发现。

2、其他来源的尚来自历史记录,后来周朝和汉朝的司马迁史记

3、本文以《史记》、《汉书》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阐述了汉代妇女地位。

4、据*弯“中央社”报道,台外事部门官员沈吕巡引用史记“偶语弃市”(源于。

5、西子林:世界杯史记之法国本纪。

6、忠世大人,《史记》里面有句话叫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忠世大人,你不懂我的志向啊。

7、《史记》熟语数量庞大,有六百余条;类型丰富,包括成语、谚语和俗语等类型;

8、虽有汉董仲舒罢黜百家,但巫医鬼事,《史记》中连篇累牍,俯拾即是。

9、《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

10、《史记》载,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11、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客观描述中,用了五个字:“孔子贫且贱。”

12、比喻防御坚固。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亦作『高垒深沟』。

13、跨国两地书镌刻侨史记忆2013年06月21日08:19。

14、语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原指学鸡啼鸣,装狗偷窃,现在形容卑不足道的本领。

15、《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16、《史记》构拟的五帝世系和所反映的“华夷共祖”观念,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产物。

17、而现今国内外学者对汉代词汇的研究大多以《史记》、《汉书》和《论衡》为对象,忽视了其它一些作品。

18、《三国史记》的文学文献价值和文学史的地位也是很突出的。

19、治理国家要用帝王之术,皇上出了儒家经书,还应该看看其他的书籍,比如《韩非》,《管子》,《六韬》,《史记》等等。

20、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