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疾言


拼音jí yán
注音ㄐ一ˊ 一ㄢˊ

疾言

词语解释

疾言[ jí yán ]

⒈  急遽地说话。指轻率而不合理的话。急促的语音。

引证解释

⒈  急遽地说话。

《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
邢昺 疏:“疾,急也。”
《韩诗外传》卷九:“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清 恽敬 《与姚秋农书》:“敬 行年五十有五,止一嗣子,才虽中人,颇能孝谨,非但不加责备,且未尝厉色疾言。”

⒉  指轻率而不合理的话。

《韩非子·说疑》:“人臣有五姦……去此五者,则譟诈之人不敢北面立谈,文言多、实行寡、而不当法者不敢诬情以谈説。是以羣臣居则修身,动则任力,非上之令,不敢擅作疾言诬事,此圣王之所以牧臣下也。”

⒊  急促的语音。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夫声律之始,本乎声音:发喉引声,和言中宫,危言中商,疾言中角,微言中徵、羽。”

分字解释


※ "疾言"的意思解释、疾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虽然很生气,但也没对我疾言厉色。

2、一旁的桑菊在风雨的示意下,疾言厉色的喝问道。

3、他常爱疾言厉色批评做错了事情的人。

4、而我,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对母亲大声嚷嚷,也许她从小太宠我了,我又看看父亲的脸色,平平常常,只是低眉顺眼地说道:“吃不下去,就放在那里,但你不能对母亲疾言厉色。”

5、他回忆说,有时候他会遭到某些银行主管疾言厉色的训斥,因为他们认为他的看法太过消极了。

6、对待学生不要疾言厉色,这样非但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反而会收到反效果。

7、小孩子不懂事,纵使有什么不对,也不需要这样疾言厉色地骂他呀!

8、眼见吴起口无遮拦,疾言无讳,挑破军机隐秘,文侯一时周章,迷离没乱,防不迭地,难以还口,面容窘迫,举止失措。

9、“倘若疾言厉色,拒人于千里之外,倒是我们的损失。

10、再说假如我们做错了,或者不能满父母的心意,父母免不了要责备,或者疾言厉色地骂一顿,或者只温和地教训几句。

11、庆牧疾言倨色,看向胡义啸,拉住了他一把。

12、正想问他山路该如何走,冲赶羊的疾言怒色道:“赶羊的,到东华山怎么走?”。

13、张参谋疾言遽色地说:“唐小宝,你今天怎么成小脚女人了,走路蹑手蹑脚,关键时候掉链子!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14、宽,崎之子也,历典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5、他听了朋友的解释,情绪已缓和许多,不像刚才那样疾言厉色地责问了。

16、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是;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吕坤

17、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动辄就疾言厉色地训斥。

18、他脾气很好,对人从不疾言厉色。

19、对于这种学生,我易于疾言厉色,似乎予人以难堪,事后往往后悔。

20、当下将杨过叫来,疾言厉色的训诲一顿,嘱他刻苦耐劳,事事听师父教训,不可有丝毫怠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