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

词语解释
兵谏[ bīng jiàn ]
⒈ 以武力胁迫的办法向当权者进谏。
英armed remonstrance;
引证解释
⒈ 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
引语本《左传·庄公十九年》:“初, 鬻拳 强諫 楚子,楚子 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左氏》以 鬻拳 兵諫为爱君。”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丙戌, 渥(杨渥 )晨视事, 顥(张顥 )、 温(徐温 )帅牙兵二百,露刃直入庭中, 渥 曰:‘尔果欲杀我邪?’对曰:‘非敢然也,欲诛王左右乱政者耳!’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谓之‘兵諫’。”
申伯纯 《记“西安事变”》二:“‘哭谏’失败了, 张学良 当晚回到 西安,同 杨虎城 商量,按照预定的第二个步骤实行‘兵谏’。”
国语辞典
兵谏[ bīng jiàn ]
⒈ 以武力进谏君主。
引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左氏以鬻拳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
分字解释
※ "兵谏"的意思解释、兵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曹锟冒死进言,当此危难时刻,我等除了兵谏,别无他途!
2、兵谏之举实在是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之。
3、只须声称兵发北京乃是为了兵谏,目的只是清君侧,促使上下一心,合天下之兵,平辽扫北。
4、张强拿着事变过去数日的《大公报》,热泪横流,知道这一著名的兵谏,将促使国共第二次合作,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6、1946年6月内战前夕,郑永发动重庆兵谏,蒋某人被软禁(于25年后重获自由),虽然此次兵谏被后世某些“砖家”。
7、柳随风脑子嗡的一下,兵谏!这事可比喜当爹麻烦多了,一个不好,就要送了小命。
8、程家骥对某位部队长布下罗网,在他到该部队视察的当口发动兵谏,亦不敢不防。
9、对天下而言,只须声称兵发北京乃是为了兵谏,目的只是清君侧,促使上下一心,合天下之兵,平辽扫北。
10、黄帝之所以步履慌乱,是因为自己的部下,发生了兵谏。
11、可咱们方面,无论是坐镇北平的曾经抗日名将宋哲元,还是那位即将在西安受兵谏的最高统帅,顽固地幻想着对日媾和、依赖国际外部力量“调解”。
12、从蒋公训词看张、杨两位将军发动兵谏的历史意义。
13、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因不满老蒋不御外敌,专打内战的政策,他们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老蒋并扣押了他,在我党的调解下,事变和平解决,老蒋终于开口同意国共合作共御外侮。
14、《异世囚魔》作者兵谏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第二十四章。
15、可惜李轻眉的所有防范都没了意义,因为新疆内部出现了兵谏!其主谋有掌管新疆归化军的金树仁……以及乔巴山。
相关词语
- bīng mǎ兵马
- bīng róng兵戎
- zhuān bīng专兵
- zhī bīng支兵
- shén bīng神兵
- qí bīng奇兵
- bīng rèn兵刃
- àn bīng案兵
- liè bīng列兵
- bīng shū兵书
- zhàn bīng战兵
- bīng lún兵轮
- bīng tuán兵团
- bīng shū兵输
- bīng shè兵舍
- bīng yíng兵营
- bīng qì兵器
- rǒng bīng宂兵
- bīng shì兵事
- bīng shì兵势
- jiàn kē谏珂
- kǔ jiàn苦谏
- shàn jiàn善谏
- jiàn shì谏士
- jiàn náng谏囊
- jiàn gōng谏工
- jiàn liè谏猎
- jiàn guǐ谏匦
- mǐn jiàn悯谏
- mù jiàn木谏
- jiàn nán谏难
- jiàn shěng谏省
- jiàn lù谏路
- jiàn jǔ谏沮
- nà jiàn纳谏
- xiàn jiàn陷谏
- suǒ jiàn锁谏
- dù jiàn杜谏
- lùn jiàn论谏
- nì jiàn逆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