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苦谏


拼音kǔ jiàn
注音ㄎㄨˇ ㄐ一ㄢˋ

繁体苦諫

苦谏

词语解释

苦谏[ kǔ jiàn ]

⒈  苦心竭力地规劝。

引证解释

⒈  苦心竭力地规劝。

《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又欲尽诛诸贵人。中常侍 管霸、苏康 苦諫,乃止。”
《晋书·王坦之传》:“谢安 爱好声律,朞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 坦之 非而苦諫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到洽 为御史中丞,初欲弹 刘孝绰,其兄 溉 先与 刘 善,苦諫不得,乃诣 刘 涕泣告别而去。”

国语辞典

苦谏[ kǔ jiàn ]

⒈  极力规劝。

《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初,谢安爱好声律,朞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谏之。」

分字解释


※ "苦谏"的意思解释、苦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遂不奉诏,大隈重信苦谏,从道曰:将在外,君命不受。

2、远虑,不像广东人海瑞那样拼死苦谏,不像江西人汤显祖那样挚情吟唱,这便是出现在明代的第一个精明的上。

3、主簿黄权苦谏,王累在州门倒悬强谏,刘璋均不听。

4、桓氏族党皆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郗超亦深止之,冲皆不听,处之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