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shì

兵事


拼音bīng shì
注音ㄅ一ㄥ ㄕˋ

兵事

词语解释

兵事[ bīng shì ]

⒈  战事;战争。

war;

引证解释

⒈  战事;战争。

《穀梁传·庄公八年》:“兵事以严终。”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乃拜 范雎 为客卿,谋兵事。”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万民苦於兵事,逃亡必众。”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公区处不遗餘力,民得不以兵事恐动。”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明年东北恐有兵事,我送家眷回 扬州 去。”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然所谓匪者,实兵事制造成之,非吾 湘 固有之物也。”

国语辞典

兵事[ bīng shì ]

⒈  军事活动。指战争。

《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
《老残游记·第二〇回》:「明年东北恐有兵事,我送家眷回扬州去。」

分字解释


※ "兵事"的意思解释、兵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高祖脱却平城之难,意识到匈奴强汉弱的现实,决定罢兵,不言兵事,行黄老术,萧规曹随,与民休息。

2、将视兵如子,则兵事将如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

3、回陛下,臣以为此乃善策,特别是如今国家危亡之际,对兵事及其有利,只不过不知陛下可有详细的计划?

4、初平元年一月中,献帝下诏,册封张良八世孙张抗为征北将军,秩两千石,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领幽、冀、并三州兵事

5、进明择富贵而张巡择功名,二人同榜中第,巡为探花而进明仅为进士,又同掌兵事,巡为天下名将而进明阶在其上却寂寂无闻,然而进明一生历富贵,终老田园。

6、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嘉庆时戚人镜受命纂修《明鉴》,里面谈到“本朝与明构兵事”,嘉庆大怒,要把戚人镜下狱。

7、擎天柱倒,兵事荒疏,彼时之秦,将非今日之秦,而我,十年生聚、十年谋划(造 句网),关中改姓诚也!

8、史将军英武过人,熟谙兵事,配往敦煌,过于屈才。

9、三人议定,又是酒足兴尽,云中子自回终南山,姜尚也去忙兵事

10、李煜不肖枉为一代君王,即位十五年,不通政务,不知兵事,一味地舞文弄墨,词宗又怎样?因为自己的昏庸,十万金戈一战而降,三千里地拱手相让。

11、晚清时期,湖湘之地出现了“士乃嚣然喜言兵事”、“无湘不成军”的历史现象。

12、他延揽精于兵事、饷事、吏事的各类人才,建构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卓越的人才群体。

13、呵呵,却是我这些天读了史书,仰慕那些名垂千古的将军,于是想了解一下兵事

14、岳飞忍无可忍,当面斥责杜:“劲虏大敌,近在淮南,睥睨长江,包藏不浅,卧薪之势,莫甚于此时,而相公乃终日宴居,不省兵事,……能保诸将之用命乎?”。

15、小学生徒能读此书,详山势水脉险夷广狭,则他日或从兵事,攻守进退之划策,有思过半矣。

16、擎天柱倒,兵事荒疏,彼时之秦,将非今日之秦,而我,十年生聚、十年谋划,关中改姓诚也!

17、望父亲大人勿以男为念,惟兵事究不可测,男既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犹记父亲与男之信,嘱以移孝作忠,能为忠臣即是孝子等语。

18、朱熹由衷钦佩,赞叹辛弃疾颇谙晓兵事,并在著作中引用了他诸多论兵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