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shì

兵势


拼音bīng shì
注音ㄅ一ㄥ ㄕˋ

繁体兵勢

兵势

词语解释

兵势[ bīng shì ]

⒈  军队的实力。

military strenth;

引证解释

⒈  兵力情况。

《韩非子·十过》:“秦穆公 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

⒉  指用兵布阵。

《南史·曹武传》:“世宗 性严明,颇识兵势,末遂封侯富显。”

⒊  犹兵力。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陕西 四路,自来只为城寨太多,分却兵势。”
《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兵势单弱,不能长驱。”

国语辞典

兵势[ bīng shì ]

⒈  敌我双方军事情势。

《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分字解释


※ "兵势"的意思解释、兵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会师也无非牵制他们兵势的计划,现在兵马云集,日费万金,难道倒好迁延观望,自老其师不成?

2、却说威胜伪省院官,接得壶关守将山士奇,及晋宁田彪告急申文,奏知田虎,说宋兵势大,壶关,晋宁两处危急。

3、识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势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三篇运用了如指掌。

4、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而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

5、《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提出了“奇正”的灵活作战思想:“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6、1950年冬,时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刘伯承,就积极倡导研究《孙子》,将其作为“战役法”课程的指导教材,亲自校改《兵势篇》,并登台为学员讲解。

7、明兵势弱,不敌清军,早溃不成军,东躲西逃。

8、孙策兵势甚大,足下只宜深沟高垒,坚壁勿出。

9、臣素有痼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愿乞冗官,备单车一介之使,劳来三辅,宣国威泽,以所习地形兵势佐助诸军。

10、管亥将军原本是北海山贼,被大贤良师感化之后,成为游离于两个青州渠帅的一支偏师,这些年在北海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兵势已经不输于何曼、何仪两位渠帅了。

11、哪晓得诏书下了半个月之久,勤王的兵马一个也没有,元人兵势日迫一日,朝臣只急得仰屋而嗟。

12、罗援表示,在岛礁问题上我们还应斗智,罗援将军引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的语句,强调造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