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

北伐


拼音běi fá
注音ㄅㄟˇ ㄈㄚˊ
词性名词

北伐

词语解释

北伐[ běi fá ]

⒈  向北方进军征讨。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引证解释

⒈  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
《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

⒉  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许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然没有何等的资格和学识,却也当过好几个月战地委员会底什么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 湘江 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国语辞典

北伐[ běi fā ]

⒈  向北方用兵。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寡人北伐山戎。」

⒉  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军阀的战役。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在蒋总司令中正领导下,进讨北洋军阀,至十七年统一全国,史称为「北伐」。

英语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Nationalists' campaign of 1926-1928 under Chiang Kai-shek, against the rule of local warlords

德语Nordfeldzug (1926-28)​ (V)​

法语Expédition du Nord

分字解释


※ "北伐"的意思解释、北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所向无敌,被誉为“铁军”。

2、7月12日,蒋介石来到长沙,在长沙前藩台衙门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北伐第二期的作战战略。

3、此小说以东晋祖逖,恒温北伐以及淝水之战为背景。

4、同年6月,僧格林沁趁大雨季节,“挖壕筑围堤,以水为兵”,引水浸灌北伐军营连镇,用计大败北伐军。

5、1916年袁世凯死后,周震鳞追随孙中山为护法运动和北伐大计四处奔波。

6、后在江陵大破黄巢的北伐军,曹全??升任江西观察使,朱?因功迁升军侯、副校。

7、大本营内,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暂缓北伐,先清内患,解决“陈家军”;二是立即转道北伐,避免与陈炯明直接冲突,双方仍留转圜余地。

8、数年之后,待孟德养得兵强马壮,粮草无忧,便可以引军北伐,尽占冀州幽州。

9、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的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的英雄史诗。

10、而前几天遇到的那些太平天国,就是正在北伐的太平天国士兵,按照历史他们的目标是要北伐,然后打入北京城,这样太平天国就可以传檄而定江山了。

11、临终遗表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12、, 数年之后,待孟德养得兵强马壮,粮草无忧,便可以引军北伐,尽占冀州幽州。

13、北伐战争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应该刻板地抄用,因为我们现时战争的情况已经变化了。

14、摘要诸葛亮北伐问题历史上一向争议很大,进而对诸葛亮的才能问题也众说纷纭。

15、第三,论述北伐战争时期和济南惨案后民间的“革命外交”观念及其实践特点。

16、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席。

17、当时久已不问国政的韩熙载只好犯颜诤谏:‘北伐固臣意也,但今则不可耳。

18、从1917年到1928年,国民党相继发动了六次北伐战争。

19、北伐军高级指挥官也都浴身于火海之中,流弹横飞,炮弹时在前后左右爆炸。

20、您如果让我带领军队北伐,老百姓一定望风响应。